履平缓地从里头出来。

    跟在他身旁的幕僚,摸了摸山羊胡子,

    “大人,这些年,韩家在青州做的事情都是实实在在的,不怕人查,这次,韩家的危机,算是过去了。”

    “至于,姑娘那边……”

    韩丞相道,

    “姑娘那边,那账册,查一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何早些年的账册都没问题,这些年才出现货不对版的问题?”

    “查清楚。”

    他想了想,”那些来上京的乡民,一定要妥善安置好,长风……“

    韩丞相顿了顿,蹙着眉头,“算了,都交给你来处置,长风那里暂时不要再让他去做什么差事。”

    “他既然那么喜欢在翰林院修书,就不要动了。让他修个够。”

    “一定要早些将那些乡民送回青州,不要让事情再起波澜了。”

    幕僚点点头,没敢为韩长风说话,只是问,

    “大人,既然这些乡民那样好用,何不让他们在上京多呆些时日,为韩家再造造势,说不定姑娘那里的危机也就没了!”

    韩丞相坚定的摇头,“莫要如此,不要忘了,过犹不及。”

    幕僚想要再说,被韩丞相给制止了。

    韩丞相揉了揉眉心,找自家的轿子走去。

    他最近的感觉很不好,不仅仅是因为韩长风不听指挥的缘故。

    心头总是有些慌,很疲惫。

    也许是最近事情都积压在一处,人有些疲累了。

    上了轿子后,幕僚就更加没机会再劝了。

    等到韩家的人走的看不见之后,阿琅才让装扮过的胡七赶着马车离开衙门前。

    韩家,想要低调收尾,阿琅怎么会同意?

    不过几日,经过那些围观百姓的宣扬下,韩家的各种感人事迹,传遍京都。

    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没几天,甚至有人将韩家的事情改编成了一个段子,说书先生在各大茶楼,酒楼广为传播。

    韩家的名声,空前高涨,达到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

    韩丞相还没来得及让幕僚把热度给压下去,原本要被安排回乡的乡民们那里又出事了。

    因为他们的仗义,上京百姓很是钦佩,也不知谁找到的那些乡民所住客栈。

    围观的百姓,除去各大茶楼酒馆之类的去处之后,又有了另外一个好去处。

    那就是找青州乡民们闲聊,甚至探听韩家在青州做的善事。

    这个时候,韩家原先的安排就有些被动了。

    他们总不能这个时候强行将人带离京都,只能按捺下性子,等着热潮褪去后,再将人送走。

    韩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虽不至于团团转,可总是不好过。

    忠勤伯府,同样不太好过。

    明家人在当日宴请一半时,匆匆离去的原因,当天晚上忠勤伯就知道了。

    自然是大发雷霆。

    原本好好的局面,被妻子和女儿给弄的一团糟。

    眼看着明家的亲事是不成了,拉拢更加不成。

    当日那样多的小娘子在场,阿琅的那番话,自然会被许多人家知道。

    闹大了,亲事不成,还要成为仇家。

    忠勤伯夫人被忠勤伯痛骂了一顿,还要带着秦明月上明家道歉。

    可是,这样低声下气的事情,忠勤伯夫人怎么愿意做。

    自然而然的,她想到了阿琅。

    当日的事情,阿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