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务工作人员。因此卫小明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决定开办无线电训练班。

    训练班的正式名称叫做“杭城电讯训练班”,之所以会设立在杭城,而且就还选在杭训班甲班同一栋楼里,目的就是准备从浙江警校里选取学员。

    可是卫小明选来选去,最后也只能从浙警的学员中勉强挑选出十个学员出来,后来又让特务处广东站保送了一个,再加上段逸农的本家侄子段永安,一共十二个人。

    卫小明告诉段逸农说,之所以学员这么难选,主要原因有一下两点。

    第一,浙江警校的学生出来以后,岁数都不小了,再来学习无线通讯这样的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本身就是强人所难。

    学什么东西都一样,都是需要“童子功”的,无线通讯,其实跟学外语类似,无线通讯也是一种语言,除了专业性强以外,还需要一定的记忆力,还要求手指的灵活性等等,不是谁都适合学的。特别是年龄,最好是小青年,接受能力比较强,学这个最好。

    卫小明之所以成为电讯专家,有他自己的特质。据情报处的特务们回忆,卫小明的发报,一向以指法熟练,发报速度特别“均匀”而著称,这个“指法熟练”还好说,通过一定的训练不难达到,而发报“均匀”,尤其是特别“均匀”就不是任谁努力训练都能做得到了。

    可是如果你发报不“均匀”,就会给无线电另外一端的收报者造成困难,甚至可能一份电报发了两三次,收报者还是译不出来,如果有这么两回,你这碗饭也就别吃了,因为这可是军事情报,怎么经得起如此耽误?

    所以,浙警警校的多数学生,从警校毕业的时候已经二十五、六了,不仅仅是记忆力也减退了,而且手指也不灵活了,如果挑选他们来学这个东西,不仅会很吃力,而且也学不好。

    第二个来讲,还有一个脾气秉性的问题。

    我们看电影电视剧,凡是涉及到女特务,大都是穿着一身漂亮的美式军服,戴顶船形帽,眉宇间多少带些妖艳之气,手里拿个文件夹子:“啪”地冲长官一个立正:“报告长官!南京密电。”坐着的长官就不动声色地说:“念”。影视剧多半是这样一种形象吧?

    虽然说是有点夸张,但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因为在实际工作当中,电讯人员还确实以女性为多,因为要想干好通讯这一行,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你坐得住,静得下来。

    我们试着想想,换成一个大老爷们一天到晚坐在那里,手拿着电键按来按去,或是拿个密码本查来查去,干一天估计没啥问题。可是要这么干一辈子,不要真的去实践,只是想想都可怕。所以电讯人员这个职业,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做的。

    当然,也不一定说男的就干不了。干电讯干出名堂的,是以女报务员为主,但是也有少量男报务员,比女报务员还要出色。就那情报处系统里来讲,就破有几个出类拔萃的男报务员,所以还是那句话,什么都不是一定的,看个人造化了。

    不过具体到浙江警校的学生,就尤其不适合,因为当警察的人,一般比较外向,因为他主要与人打交道,也与各种各色的人打交道,所以选材的时候就选的那些头脑比较灵活、能随机应变的人进来。而这些人,干警察是优秀人才,但是你让他学电讯,他们不仅不适合,对他们来讲也无异于受苦刑一般。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第一期的时候,卫小明从警校挑学员就受到很大的限制,费挺大劲也只挑出十来个人,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卫小明向段逸农提出建议,干脆直接办一个无线电学校,挑选那些年纪比较小,又有一定无线电基础的年轻人接受专业训练。也就是说,通过无线电学校,先培训专业技能,然后再从这些人当中挑选最优秀的,进入杭城电讯班,进行特务训练和“政治”教育,裨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