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构觉得老神仙说的对。

    然后王构就大手一挥,表示除了自己跟自己的那些儿子们之外,剩下整个高丽王城之内的所有士卒、青壮都随你老神仙挑选,务必要凑齐七千七百七十七个“正兵”,好干死金富轼跟朴成性。

    再然后,王构就按照老神仙郭京所要求的,在不用宫女和妃子服侍的情况下,独自一人诚心沐浴、斋戒,左正言郑知常被王构安排到老神仙手下听用,主要就是负责替老神仙征集童男童女,准备祭祀用的三牲、祭品。

    与此同时,郑知常还亲眼见证了老神仙是如何挑选七千七百七十七个“正兵”的——八字不符者不要,身高不足者不要,不是身家清白的良家子不要。

    总之就是各种条条框框要多严苛就有多严苛的选拔标准,在把驻守高丽都城的数万士卒都遴选一遍之后,也只是勉强凑齐了五千来人,最后又不已又从棒子都城的十几万青壮中挑选出来两千多个,勉勉强强凑够了布阵所需的七千七百七十七个“正兵”。

    然后这些“正兵”就统一卸下了战甲,穿上了道袍。

    老神仙说,穿道袍是布阵所需,而且这些“正兵”也不需要出战也不能随意乱动的,临敌之际真正出去打仗的是那七千七百七十七个豆子所化的神兵。

    郑知常也觉得老神仙说的对——

    只要这些“正兵”在城里,老神仙就能一次又一次的撒出“神兵”,反正神兵都是豆子所化,怎么死都不用心疼,所以这些正兵穿盔甲还是穿道袍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没必要因为这点小事儿而恼了神仙。

    然后郑知言就更加积极用心的配合老神仙布置法坛,操练正兵。

    再然后,这消息就传到了赵桓的御案案头。

    “这郭京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赵桓就很好奇——因为自己的出现,举荐了郭京的孙傅没能成为兵部的尚书右丞,同样也没能同知枢密院,郭京这个老神仙自然也就没捞着出场的机会。

    所以,他又是怎么跑到棒子那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