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如此自责,现今大单于命我前去剿灭乌孙,这正是大当户报仇之机”。

    呼衍渠闻此大喜,道:“谢右贤王给臣下报此血仇之机”。

    之后,不再多言,大军直奔河西快速疾行。

    而此刻身处河西之地的乌孙,还不知道匈奴单于已然放弃与月氏交战,而是回师王庭,命伊稚斜率军前来征伐。

    于是,乌孙王在消灭浑邪部后,便命人前去将自己的族人重新迁回他们世居的河西之地。

    乌孙王帐中,乌孙王与几位将军商议对策,道:“你等可有何谏言?”。

    乌孙丞相答道:“大王,不如我乌孙也学月氏一路向西迁徙,千里之外,便不再是匈奴可控之地。我族如今还有数万兵卒,定可打下一处供我族安身之地,得以休养生息”。

    闻此,那数名乌孙将军也是同意,乌孙王紧皱眉头,开口说道:“看来只能如此,本王每每想起那蛊惑我乌孙出兵之人,便恨不得食其血肉,如今虽报了血仇,得以抢回河西又如何……”。

    又道:“传令下去,命我部族原地休整,两日后便开始西迁”。

    只可惜,昆仑神不佑乌孙,此后不到一日,伊稚斜大军便已赶到,伊稚斜当即便下令进攻。

    听到帐外厮杀之声,月氏王腿一软,若不是一旁侍者连忙上前搀扶,便在栽倒在地。

    这时一士卒来报,“我王是匈奴人杀至,请我王速速出帐”。

    乌孙王深知,此次匈奴来此定然是要屠杀,即便自己此刻出去跪地投降,也是会被一刀杀之,还不如拼死抵抗,也许还能有生还之望…………

    拔出腰间长剑乌孙王便冲出帐外厮杀。

    此次与乌孙交战,最为疯狂的便要属呼衍渠及其率领的浑邪王残部。

    见到乌孙人,不论其男女老幼,是战还是跪地投降,皆是一刀将其毙命,以雪当日之耻。

    这些精骑,皆原是单于亲率之匈奴最精锐之士,哪儿里有过逃亡之事,当日被乌孙打败逃亡,深深刻于这些人之心中,如今来雪耻,怎会不痛下杀手…………

    乌孙族人见此,已知投降也要身死,便不再多想抄起武器,与匈奴拼杀。

    其结果当真如中行说所言,虽将乌孙重创,但伊稚斜右贤王部,则有不小的损失。

    乌孙王见匈奴势大,自知大势已去,难以抵挡,便将能集结之兵,尽皆集结,转头向东而去。

    跟在乌孙王身后的一都尉赶至乌孙王身旁忙道:“我王,这是要往何处去,此地向东便是汉朝之地”。

    “本王就是要到汉朝去,既然汉朝人敢蛊惑本王,令我乌孙受此无妄之灾,本王就是死也要令汉朝人也不好受”。

    见乌孙王逃跑,呼衍渠便立即率军前去追击,伊稚斜见此,也分兵一部前去追击。

    ………………………………………………………………………

    而汉朝一方,数日过后,虽未收到乌孙与匈奴浑邪部的消息,但天子刘启还是遵从贾谊当日奏疏所提之谏言,令边地各郡进入备战状态。

    果然,不出贾谊之意料,乌孙王率部直奔北地郡而来。

    闻斥候来报,有一队骑兵正向此处奔来,北地太守立即下令军队准备迎战。

    当乌孙王靠近进入汉境,北地太守立即命一都尉领军出战。

    乌孙王知道,汉朝有一国策,若有外族投靠,会高官厚禄待之,以此来吸引更异族来投。

    因此,乌孙王决意先假降汉朝,以保性命,再寻时机报复匈奴与汉朝。

    但其还未靠近汉朝之长城防线,却先与汉军碰了个面对面…………

    乌孙王立即道:“本王乃是乌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