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百年时间里,赵国的精力大都用在了中原战略上,齐国济水以西的土地几乎都落入了赵国手中。

    秦赵两国在百多年的时间里都在不断扩大实力,到此时此刻也是到了必然要大决战的程度。

    长平之战并非突然爆发的,无论秦国还赵国,实际上早就有了和对付大决战的准备。

    像是赵国在战前,就已经与齐国修好稳定后方,又和魏国结盟拉拢帮手,还暴打了投靠秦国的韩国,剪除秦国的羽翼。

    赵人并不傻,能臣猛将多的是。人家的战略走的非常正确。

    与被打尿了的韩国不一样,赵国人并不畏惧秦国,甚至还占据心里优势。

    因为就在几年前的阏与之战中,赵括他老爹赵奢,以六万赵军奇袭了三十万秦军,并且大败之。

    秦军前前后后损失了约小十万人马,甚至就连主将胡阳都战死了,这大概是秦国百年以来最大的一场失败。

    要知道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那是隔三差五的就要干仗,而且还特么的大都打赢了。

    打了这么多年下来,秦国那是越打越强。

    能够一次性给予秦国如此沉重打击的,赵国这还是第一个。

    当然了,商鞅变法之前被吴起吊打的秦国不算。

    秦国这里也是视赵国为心腹大患,阏与之战后也是憋着劲一心想要报仇。

    他们出兵攻打上党,然后赵国派出了廉颇为将与之对战。

    战场一开始是在上党,秦将王龁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拿下了上党。大部分的上党百姓都逃亡到了赵国。

    之后王龁开始攻打廉颇,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击败廉颇,将他和赵军赶到了丹河东岸。

    这个时候两边战略上的交锋也在继续。

    赵国接连战败之后,赵孝成王就想要求和。因为蔺相如已死,无人能够劝住这位废物赵王。结果秦王高规格接待了赵国使者,让各国误以为秦赵已经和解,从而打破了潜在的各国合纵的可能。

    此时战争已经进行了差不多两年,赵国青壮大都集结在前线作战,田地荒芜缺乏劳动力,造成了粮食欠收。

    赵国想要买粮,可各国却不愿意卖给他们。

    秦国此时已经总动员,秦王和大臣将军们,早已经下定了决心,哪怕打到山穷水尽也要打垮赵国这个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而且秦国的国力比赵国要强,所以当秦国还能苦熬的时候,赵国已经熬不下去了。

    当时赵国为了能够给前线送去粮食,甚至将田地里那些还没有长起来的青苗都给割了。

    所以说,廉颇那种借助地形深沟厚垒逼战,迫使秦国粮尽不得不自行退却的战略已经没办法再执行下去。

    如果继续执行下去的话,赵人都要饿死了。

    所以说赵括后来执行主动进攻的战略,那也是现实所逼迫的,不主动出击去决战也不行了。

    继续等下去的话,那就是等着死。主动出击的话,几十万大军说不得还能杀出一条活路来。

    这里有个小插曲就是,秦国瞧不起没有战场经验的赵括,所以在邯郸城内传递假消息,表示秦国害怕赵国用赵括为主将。然后傻乎乎的赵王,就真的拍赵括去代替廉颇。

    而在邯郸城里传播这个消息的人也很有意思,他的名字叫做秦异人。

    没错,他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吕不韦的‘奇货可居’,以及祖龙的老子。

    那个时候的秦异人,是在邯郸城里做人质。

    赵括也并非没有自知之明,他在赵王找他密谈的时候就表示过‘对面秦军主将如果是白起的话,我不见得是其对手。不过是王龁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