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采用两京制,顺天府和应天府各自有一套班子。

    之前李自成攻陷京城的消息传来,这边急急忙忙的就要拥立新君。

    然后崇祯没死,反倒是反杀关外的消息传来,在震惊于不敢置信之下,江南这边一片混乱。

    不过随着一份份在江南士绅看来,要把他们逼上死路的圣旨传来,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宣布崇祯已经死了,现在这个是假的冒牌货,然后拥立福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

    史可法看不惯这些,干脆渡江到扬州城远离那争斗激烈的应天府。

    现在真皇帝来了,史可法也没有犹豫。

    直接脱下官服,身穿囚衣带着扬州城内的大小官佐们到大营前请罪。

    “不过是个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罢了。”

    王霄没让崇祯接待史可法,而是直接做出了安排“让他去安东行省做事,等日后赶走了红毛鬼,再让他去弯弯做事。”

    史可法的风骨自然是没有问题,可能力却是有问题。

    为了对付流寇,居然给鞑虏送粮草,这事真的是说不过去。

    至于其他的诸多方面,也实在是不好详说。

    简单来说就是,与那些‘贼来我死’便是的文官们,区别不大。

    不过有鉴于其风评,还是让其去地方上好好看看真正的民生是如何的才好。

    说到此时的扬州,最出名的其实并非是那什么马,而是富甲天下的大盐商们。

    大明朝的盐商,那就是奸商的代名词。

    他们不但坑朝廷的盐税,还坑买盐的百姓们。

    各地的盐,除了士绅富豪之家能用得上高价的精盐之外,百姓们买到的都是掺杂了砂石的要命盐。

    他们操纵盐价,上游坑那些辛苦煮盐的盐丁,中游坑朝廷的税款,下游坑那些要吃盐过日子的百姓。

    这样的一群人,毫无其实际存在意义。

    盐商们对于社会没有丝毫贡献,有的都是反作用力。

    所以当城内的众多盐商们,拿着大把的银子来报效皇帝的时候,王霄让崇祯派兵入城,按着发放盐引的名单去抄家。

    抓到的人全都送给锦衣卫,因为锦衣卫拷问的手段,可比李自成的拷饷强的多。

    不仅仅是这些盐商,从扬州知府到下边的小吏,一个都不能拉下。

    仅仅只是半个多月的查抄,就从盐商们家中抄出来数以千万两的财货。

    而面对那些被盐商们养着的读书人的跪门高呼盐商无罪,王霄给出的回应只有一句话。

    “我反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