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与局部的演奏技法之间做博弈。

    即斗争精神完全无需用巨大的演奏力量来体现,只用声部间用不同的演奏技法来演奏同一组和弦即可将对抗体现的淋漓尽致。

    “精妙。”

    道理虽简单,可秦键清楚要想融洽的用两个钢琴声部做到这一点,难度丝毫不弱于将整部作品重新配齐。

    简约而不简单,秦键就科赫改编的这首作品开头部分给予了极高评价。

    随着展开部的到来,又有惊喜在两架钢琴之间出现。

    熟知贝多芬创作交响作品的人都清楚,他习惯把音乐的发展部控制在呈示部的三分之一的范围内。

    而在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中,贝大爷将这种关系大大颠倒,使呈示部与发展部的比例安排为三比五左右,例外地扩展了奏鸣曲式的内部结构。

    因此在这首作品的首演过程中曾遭受到了不小的非议。

    评论家们抱怨它的过分冗长,抗议这部看似最具一统性的作品中缺乏根本的统一。

    即便在今天,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依然存在。

    一部分所谓的‘新维也纳流派的作曲家’还在坚持称这一乐章发展部中的一段“大提琴与双簧管”的二重奏为新主题。

    这一点秦键不认同,在他看来这一段二重奏其实是直接来源于主要主题,不存在另起炉灶。

    交响版本中,正是双簧管的线条后来被丢弃,而大提琴的动机被保留,之后转交给管乐。

    这种转交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因为此段大提琴的旋律线条与主要主题的关系非常接近。

    这不仅是一个谱面上的关系,而且还是一个必须被清晰听到的关系。

    如果一个改编者遵守贝式交响的法则,那么他不会放弃此段发展部中的表情张力。

    无疑科赫就是这么一个在本质上遵守原则的人,他演奏这原本该由大提琴演奏的部分,尽可能的让旋律性格凸显。

    而演奏双簧管部分的学生也没有丝毫退缩,手下展示着原汁原味的德奥派钢琴。

    二者对抗着,将巨大的发展部画成了一个你追我赶的圈,相互抗衡却,又在外力的推动下不得不深陷于对位与复调构成的的巨型漩涡之下。

    秦键感叹科赫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洞察力。

    他确信哪怕再给自己三年时间,恐怕也没有多余的想象力将这样的作品改出。

    照猫画虎并不难,只是在这复杂的关系之外,更加令人惊叹的是科赫将复杂结构下的音乐动机编织的具有了一种非凡的连续性。

    辉煌的音乐渐渐的走到最后的尾声,在结束前的那一刻,秦键从音乐中很自然的想到了莫扎特的惯用终止方式。

    一个个分列清晰的单位体清晰的罗列在他面前。

    他自信至少目前他更了解莫扎特的音乐,比起贝多芬而言。

    而科赫在最后一刻熟练的将贝多芬与莫扎特的音乐幻影融为了一体,这令他惊叹不已。

    “哗——————”

    一曲结束,掌声似乎并不厚重,但叫好声依旧不少。

    秦键不在乎周围的人如何看待这首双钢琴作品。

    于他而言,他今天终于见识了继承着正统德奥音乐精神的维也纳人是如何在创作与钢琴演绎上同步进行了完美结合。

    这一刻他有那么一点自我怀疑。

    关于导师的选择问题,他之前的决定会不会有点不够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