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转眼进入了阳春三月,柳绿枝头,春风不再料峭,开封城终于脱下了银装素裹的外衣,呈现出一派的勃勃生机。

    五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军备粮草也都准备妥当。

    郭荣,就要御驾亲征了……

    公元959年三月初三,金銮殿内。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臣等叩见皇上。”

    “众卿平身。”

    “谢皇上。”

    这是郭荣御驾亲征前最后一个早朝,也只有郭荣自己知道,这也许就是他作为大周皇帝的最后一个早朝了。

    郭宗训这几天一直跟随郭荣一起上朝,站立在文官之首,其身后,才是大周的三位宰相。

    “范爱卿,辽国使馆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宰相范质出班奏道:

    “启奏陛下,辽国正使耶律化哥一直卧病不起,使馆周围也一直被我大周禁军包围,最近这段时间,就连他们外出采买都被禁止,为此,耶律化哥还向鸿胪寺提出了抗议。”

    郭荣点点头,出征的消息对辽国封锁的越久,越能打辽国一个出其不意。

    “北汉使团那边又如何?”

    “启奏陛下,北汉使团那边,这几日一直有鸿胪寺的官员前去探望,并告知他们很快就会跟北汉开启和谈,并且禁军将士看守的故意十分松懈,因此,北汉使团最近的活动十分频繁,也往外传递了不少的消息。”

    “甚善,跟北汉和辽国的和谈,待朕出征之后,就交由太子来办,吕爱卿从旁协助,和谈方向和进度该如何把握,朕已经跟太子和吕爱卿说的十分清楚,三位宰相大人尽心处理朝政即可。”

    太子郭宗训、吕端出班躬身领旨:

    “儿臣(微臣)领旨。”

    三位宰相知道,皇帝这是在告诉他们,跟北汉的和谈,他们就不要插手了,郭荣已经定好了规矩。

    “朕出征之后,由太子监国,望诸位爱卿能够拿出对朕的忠心来对待太子,且不可扰乱荒废国政,否则的话,朕即便是远在千里之外,也会发一道旨意回来,严惩尔等之罪过。”

    一众文武大臣纷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

    “臣等领旨,定然会忠心辅佐太子殿下,不敢懈怠。”

    郭宗训也跟着一起跪地磕头,还好父皇这回没有直接让皇后听政,自己还是有时间熟悉和梳理朝堂政事的。

    要是再弄个符金环压在自己头上,这就好像是外行指导内行,几位宰相都会不自觉的认为,只要向皇后解释清楚了,这朝政也就可以顺利的实施下去了。

    现在,郭宗训打算借着这个机会,首先跟三位宰相和满朝大臣们掰掰腕子。

    本次出征的计划,到底打谁,如何打,分几路进攻,郭荣始终没有明示,甚至是御书房小朝议的时候,都没有说出来。

    唯独就是前部正印先锋官岳飞已于日前率领五万大军开拔,向北而去。

    北汉也在北边,辽国也在北边,到底打谁,先锋军的行军路线,到了此时此刻,也就只有郭荣和岳飞两个人知道。

    散朝后,郭荣再次在御书房召见了三位宰相,太子郭宗训,太子舍人吕端。

    至于这次一同出征的李重进、张永德和赵匡胤,都被派去整军准备开拔了。

    “太子,北汉和辽国的和谈,事关重大,你要听从吕爱卿的建议,多学习,切不可自作主张。”

    朝堂上,郭荣说的是以太子为主,那是说给群臣听的,实际上,吕端才是真正的执行者。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必然不会胡乱干涉父皇和吕大人的部署,吕大人,还请您要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