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年约四十的中年人,有举人的功名,但苦于没有门路,加上一直处在战乱的时代,所以迟迟没有获得任何官职,为了生计,只能委身在户部尚书府中做了一介西席。

    “学生拜见尚书大人。”

    李先生面容清瘦,颌下一撮山羊胡子,双目炯炯有神,进入书房后,向陈郸望行礼。

    “李先生不用多礼,不知今日李先生求见,所为何事?”

    陈郸望正在烦闷,因此也不想跟他过多的客套。

    “大人,学生今日是来请辞的。”

    李先生说话慢条斯理,语气也是不卑不亢。

    “李先生,可是府中怠慢了你,若是有,陈某自会与管家说,让他们善待李先生。”

    李先生摇了摇头道:

    “大人,学生在府中生活起居都甚是舒心,管家对学生也是颇为照顾,学生请辞,可不是因为这个,而是……”

    说到这里,李先生故意停住了,没有继续往下说。

    “哦,既然李先生在府中甚是舒心,为何还要请辞?莫非是又寻得了良木?”

    这句话就有些讽刺的意味了,良情择木而栖,这是你李先生又攀了高枝了。

    “非也非也,大人在朝中已经是三品大员,执掌户部,学生就算是再高攀,又能高攀到哪里去呢?不瞒大人,学生请辞,是为避祸。”

    李先生一脸的神秘兮兮,眼角挤出了一丝笑意。

    “不知李先生要避什么祸?若是本官力所能及,必然会为先生帮衬一二的。”

    陈郸望就奇怪了,这李先生今天怎么神神叨叨的,避祸?避哪门子祸呢?

    “大人高义,若是没有大人这句话,学生话不多说,坚决请辞,既然大人说要帮衬学生一二,那么,还是先让学生来替大人您解惑吧。”

    李先生一脸的莫测高深,唉……没办法,这世道,不会故弄玄虚的人,想要出人头地,简直是太难了。

    这也是李先生活了四十年,才悟出来的道理。

    陈郸望笑了,李先生来到尚书府还不到半年,因学识渊博而备受陈郸望的赏识,但这也仅仅是主子对仆从的态度,并没有提拔点拨之意,今日却……

    “李先生,你下去吧,陈某会吩咐账房,让他们多支些银两给你,闲话不多说了,请……”

    李先生站在那里,愣了片刻,释然一笑,躬身道:

    “既如此,那就多谢大人,学生告退。”

    说完,李先生转身走出书房,却并没有去账房,而是回到自己的房中,收拾了包袱之后,飘然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