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就是赶紧恶补药理类知识。

    借来的三本医书,到底先看哪一本?

    薄的是首选。

    不过书薄,并不代表容易读完。

    比如李权仍未读完的《扁鹊内经》,那可是地狱级的难度。

    沈括的医书要好一点。

    最多也就是文言文的句子难理解一点。

    不像有的古医书,写的是甲骨文、大篆文,你得先把字翻译过来。然后再去翻译整段话的意思。

    把三本都粗略扫了几眼后,李权最后居然选择先阅读最厚的《良方》。

    这部良方内收录的药方有不少,而且对药理、诊病等都有论述。

    李权没有药理基础,如果直接读沈括的《辩证》与《药议》,恐怕就跟读天书差不多。

    就像我们念书,如果不念小学、初中、高中,直接就念大学,即便是个天才也白搭。字都还没学会,怎么学大学的科目?

    翻开《良方》的第一页。

    “古之人视疾,必察其声音、颜色、举动、肤理、情性、嗜好,问其所为,考其所行,已得其大半,而又遍诊人应、气口、十二动脉。”

    这个说的其实就是望、闻、问、切那一套。

    李权现在三种诊断医术全部学会,这些内容对他来说没什么用。

    直接快速扫过。

    “古之治疾者,先知阴阳运历之变故,山林川泽之窍发。而又视其人老少、肥瘠、贵贱、居养、性术、好恶、忧喜、劳逸、顺其所宜,违其所不宜。或药,或火,或刺,或砭,或汤,或液,矫易其故常,捭摩其性理,探而索之,投机顺变……”

    终于开始阐述用药之理了。

    根据病人的年龄、肥瘦、体质强弱……甚至是病人的性格、喜好来用药。

    这让李权对中药的运用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他到底是现代医学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多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给病人开西药,儿童的药量减半,或者服用成人剂量的三分之一,然后体型肥胖、高大者可以适当加大剂量,体型娇小者则减小服用剂量。

    这些都是西医里面学到的。

    但是西医的用药事项里面,从没有提到过病人的性格不同,服用不同的药物。

    甚至还有病人勤劳者,服用的药物不同。懒惰者,服用的药物又是不同。

    这些用药知识,李权闻所未闻。

    他觉得听起来简直有些像是天方夜谭一般。

    如果将来真的学会了,肯定是中医的大家了。

    从用药的注意事项与细节来看,也能断定中医的伟大。

    比之西医要高级许多倍。

    【你成功赞扬了华夏中医医术,爱国情操让你获得沈括的好感度+5.】

    李权这才读了没几句,没想到意外至极的获得了沈括的5点好感度。

    虽然不算多,但是轻轻松松收获5点好感度,让他喜出望外。

    这可是开门红。

    有了沈括的这5点好感度,马上就可以办一件事情。

    可以查看沈括的神医技有哪些?到底有没有李权急需的药理类神医技?

    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暂时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赶紧改看别的名医的书。

    沈括是一位政治家,对国家非常热爱,国家荣誉意识也是极强。

    估计这也是李权赞扬本国的中医医术,贬低外国的西医医术,能够获得沈括的好感度奖励得主要原因。

    “我本来就是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