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中医骨科现在没有那个诊治能力。

    万事开头难。

    李权的中医骨科刚起步,然后业务发展速度太快,医院方面,嘴上说是要大力扶持。但是实际上有些小家子器。

    分配给中医骨科的医护人员名额、床位数等等,全都像是在挤牙膏。

    这还是刘教授这位名义上的中医科室主任,时不时的去骚扰一下谭院长,让他给中医科室加点餐。

    否则,中医科室比现在还会更受限制。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权是皱着眉头的。

    为啥?

    因为中医科室的床位数严重不足。

    医护人员的话,暂时还能勉强保证基本的诊疗需求。

    住院的病床,要说少,也不算少。

    主要是中医科室的求诊量今天又爆炸了,就算十个求诊的病人里面只有一位住院病人,那也是十几位呢。

    李权意识到,向医院索要床位的事情,不能再挤牙膏。

    今天要几张,明天要几张。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他只会越来越忙,哪有时间为了病房床位的事情,每天去求爷爷告奶奶的要?

    刘教授比他更忙。

    每天麻烦老师也不好。

    得想办法一次要充足,至少保证半年内不用再为这事操心才行。

    正吃着饭,内科的唐教授与几个内科的医生,端着饭盆子向这边走了过来。

    他一眼就看到了李权。

    “哟,小李,在这吃着呢?”唐教授可是有好些日子没看到李权了。

    他这位中医科的副主任,真的就只是挂个名。

    不过也能理解,内科的大科室主任,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唐教授每个星期至少有两场门诊。

    什么意思呢?

    就是像他们这种主任级别的医师,因为事情非常多,不可能再像住院医师那样,一个星期至少坐五天门诊。

    但是也不可能不坐诊。

    因为你不坐诊的话,很多病人都是奔着你的名头来的。

    那会让病人失望啊。

    时间久了不露面,求诊量就会下降。

    这个道理,其实与明星、网红,时不时需要露下脸,搞点绯闻什么的,上上新闻热搜。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热度。

    医院的知名教授、专家,同样如此。

    你都不坐诊了,病人会以为你不干了,退休了。

    时间一久,名气也就下去了。

    基本上,像唐教授这种级别的主任医师,一个星期至少会坐诊一到三场左右。

    一场,指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

    “唐教授,您好!可是有些日子没见到您了。”李权连忙站起身,恭敬的笑着打招呼。

    那个内科的王孙贵也跟在唐教授身后。

    待得李权与唐教授打完招呼,王孙贵笑着主动跟李权打招呼。

    “李医师,你好呀,咱俩加了微信后,可是一直没聊过。今天吃饭难得碰到一起,得跟你聊几句才行。”王孙贵第一次见到李权时,那叫一个傲慢。

    现在完全变了一个态度。

    那是老二见到老大该有的态度。

    “呵呵,王医师想聊天啊,待哪天放假,咱俩约一顿酒,陪你聊个痛快。”李权这人不乱交朋友,碰到人品好的,倒也来者不拒。

    王孙贵是内科的精英,而且特别年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