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想着,我什么时候同意了?

    回过神来,他想夺回马头的控制权,那亲卫不但牢牢抓住不放,反而又对他说道:“国公还说了,将军忠义,可要分辨清楚,对全天下百姓的忠义,和对一人的忠义,孰轻孰重?”

    一听这话,李定国再次忍住,这个说法,他是第一次听到的。

    如果兴国公对他说,对崇祯皇帝的忠义,和对张献忠的忠义,孰轻孰重的话,他肯定会选对张献忠。然而,此时提及的,却是对全天下大明百姓的忠义,这种说法,对他来说是有点震撼的。

    事实上,其实李定国已经有点意动了。要不然的话,他真想走,在这种情况下,肯定直接拿到劈了这个对他来说,背叛了他的亲卫。不过他没有!

    此时想着对全天下百姓忠义的这个说法,又让他迟疑了。

    这么一耽搁时间,周遇吉便领军杀到了,看到这里的这个场景,周遇吉便大喝一声道:“李定国,国公屡次夸你忠义仁厚,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不愿再造杀孽,来日定然能为朝廷建功立业,造福百姓。”

    说完之后,他竟然不管李定国,然后又继续杀奔后营,杀奔武昌府方向而去。

    李定国听得又是傻眼了,不为别的,而是他现在的名字其实是张定国,至于他的本姓,别人都是不知道的。因为张献忠从小就从军中挑选他出来当义子,很早就改姓了的。

    因此,他就非常震撼,为什么对面的兴国公知道他姓李?由此可知,兴国公对他下了多大的功夫,才会打听出他的本姓乃是姓李!

    他当然不知道了,这其实是他自己说出来的。

    看到朝廷官军都没理他,从他身边往后而去,显然对他也是信任。看着这一幕,李定国忽然长叹了口气。

    此时此刻,此时此景,他也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于是,他便翻身下马,摘下头盔在手,想了下,又把自己的佩刀解下,递给抓着自己马头的亲卫说道:“带我去见国公吧!”

    那亲卫一听大喜,之前那边的消息说,只要他能拦住李定国,说服他投降的话,便是大功一件。也因此,他挺身而出来拦着李定国,那是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的。

    不过此时成功,他当然是喜出望外的,立刻接过李定国的佩刀,然后兴奋地笑着说道:“将军放心好了,国公听闻将军弃暗投明,必定很高兴的!”

    对此,李定国倒没有那么幼稚,之前的很多说法,应该都是因为自己是大军主将而已。

    毕竟说起来,自己是个贼,是众多贼人中的一个;而对面那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明朝权势最大的兴国公。手下的战将之多,又不是缺他一个。

    如今既然自己已经投降了,那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不过他也没有反驳这种说法,只是稍微有点苦涩地笑笑,并没有说话。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巴河对岸的所有流贼全都丢了武器,坐在地上说着话,然后一队队的朝廷官军将士,正在收走地上的武器,并给那些坐地上的流贼登记,秩序不说井然有序,却也没有一点那种其他战败之后的慌乱。

    而李定国也被带到了对岸的朝廷大营这边,去见兴国公。

    能看出来,李定国是有点垂头丧气的。

    想想也是,有这么一天,估计他以前是从未想过的。这种情况下,心情能好得起来就怪了。

    不过当他刚进营门的时候,忽然就看到前面有不小的动静,便抬头看去。

    结果他看到,竟然是一大堆锦衣卫簇拥着一些人过来。

    在这军营之中,身边是锦衣卫跟随的,那就只有一个人,就是兴国公。

    可是,兴国公怎么会出来呢?总不能是来迎接自己的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