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写和画,都是他动嘴,或者给个草图,然后朱媺娖真正动笔。

    基于在大明这段时间来的生活经历,古代的计量单位并不完善,让张明伟觉得,必须要有新一套的计量单位出来,规范性的运用才行。

    因此,他从重量到长度,从体积到面积,包括时间计量等等,全部引用后世的一套,稍加根据大明的情况修改之后写了出来。

    从很小单位的毫米,到数字的亿和兆,都做了真正的定义。

    如此一来,以后就不用说几万万万斤之类的说法了。

    而且工业化一旦开始,也会要求精度上更加精准。包括时间也是,不再是一个时辰,一刻钟这样。而是时分秒制,当然了,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十五分钟等于一刻钟,这还是不变的。

    让张明伟有点遗憾的是,他本来想根据古代的铜卡尺再改进下,成为后世更为精准的游标卡尺。但是,问了一圈,却没人知道这个。

    不过他知道,铜卡尺在东汉时候至少是有的,因为后世有出土。说起来,好像以后的朝代,似乎并没有听说。

    张明伟也懒得让人去找到底大明朝有没有这铜卡尺,便直接画了个草图,再让朱媺娖精修后,就在船上,让手下能人给做了一个出来。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朱媺娖一直都是兴致勃勃的,不停地问东问西。因为她知道,这些都是后世的学问。并且证明是绝对有用的,先生才会拿出来的,她自然就非常感兴趣了。

    完全可以说,张明伟拿出来的东西,朱媺娖是第一个学会的。

    这一日,船队到达景德镇得时候,码头这边,人山人海,几乎整个县城的人都出来迎接了。

    在大明这时候,景德镇其实不是镇,而是县。不过顺口了,就叫景德镇。

    让张明伟有点意外的是,等候在码头的,不是景德镇的县令,而是太子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