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就连一些地方上个人所属的水泥厂也在配方上有收获。对于大明交通的改善,明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铁路在南方那边不是很顺利,主要是河流纵横,还每年都有地方会发洪灾,且有台风的威胁。

    不过在北方,特别是在平原地形的中原地带,却是发展迅速。

    从京师这边的火车,一直延伸到了洛阳,并从洛阳这边折向西北,过潼关,到长安。

    这个时代的技术,对于高山峻岭,暂时也没有特别的方法,所谓的逢山开路,人走的小道没问题,但是铁路是真不行。

    因此,前往归化城和包头的铁路,最终都是以张家口为起点,在草原上修筑的一条铁路。而张家口到京师的铁路,却一直没有完工,皆因山脉众多,要经过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

    所有的这些铁路,在修的和已经修好的,都是朝廷投入了巨资。甚至可以说,这些年的国库收入,基本上有一半都是投入了基建当中。

    除了农忙时候,各地所属的百姓,壮年劳力都要出工修筑铁路。

    当然,如今朝廷有钱了,不再是劳役的方式,而是通过雇工方式差遣劳力。

    虽然说,这个工钱其实少得可怜,但是,相对于劳役来说,那绝对是朝廷的恩赐,是善政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其中有些问题,当地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了。不能解决的,就只能上报。

    朝廷这边,要是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了,不能解决的,就只能报到兴国公这边来。

    不得不说,在这修筑铁路的头几年,除了平路修筑顺利之外,以大明的地形复杂,遇到的困难多,而有铁路修筑经验的工程师也相当少,很多事情,都要张明伟亲自出马。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例子,就是京师到辽东的铁路,就曾被滦河所阻。因为滦河下游河宽水急,河床泥沙很深,地质结构复杂,桥墩屡建屡塌,众人一筹莫展,只能上报。

    刚好张明伟查过后世的资料,在原本的历史上,当初修铁路到这里的时候,英法德等国的工程师对此也是一筹莫展,结果却被中国铁路第一人詹天佑给解决了。他解决的方法,就是气压沉箱建筑法。这个方法,也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应用。

    于是,张明伟便把这方法给传授了下去,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忙于铁路的同时,电话线的铺设,同样牵扯了张明伟很大的精力。

    不过,相对于铁路来说,电话线的铺设就轻松一些。

    大概一年的时间吧,各地同时开始架设电话线,因此,到了崇祯二十一年中旬的时候,京师的电话,能打到很多地方了。

    不过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电话线被偷盗,被火烧,被冲毁等等。

    问题发生,就解决问题。

    总体而言,还是极大地缩短了大明各地消息的传递。

    原本南京到京师的八百里加急,需要五天五夜,算是极限吧,才可能把消息传到。

    当现在有了电话,只有一些没有通话的地方,比如长江需要用人工传递消息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一个电话的事情。

    张明伟在忙着这些事情的同时,非常真切地体会到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手中可用人才太少。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电话这个东西。

    城与城之间就不用说了,就是同城之内,也有非常多的富户,有这个时髦的需求。

    总体来说,像省会这样的大城,绝对是一个城需要设立一个电话公司,需要能制造电话各部件的工厂。

    可是,把熟悉的人一个掰成三个用,那都是不够用的。

    甚至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