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说话,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杀之感,仿佛在每个人的头顶上都悬着一把铡刀。

    沉寂了许久,相国严灏终于上前,进言说道:“禀告大王,这些信件是臣从姜子安密室中搜出来的,经过查证,信中的内容足以证明大臣们与姜子安勾结,结党营私,更有甚者,有的大臣还公然在信中写道愿奉姜子安为新王,意图谋害大王。信中都有各大臣的亲笔署名,臣已经将这些反臣的名字都记录在册,请大王查看。”

    说完,严灏便从袖中取出奏本,递交给姜王。

    姜王接过奏本,查看着上面记录的每一个名字,反臣的名字足足写了十页余纸,姜王大怒,气恼地将奏本重重地拍在桌案上,震得桌案摇晃不止,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不止。

    见状,众臣皆是跪倒在地,瑟瑟发抖,齐声喊道:“臣有罪,请大王饶命啊。”

    姜王冷笑一声,说道:“王宫大臣共四百七十六人,而在这反臣的名单上就写了三百九十七人的名字。”

    说着,姜王将那奏本扔到大臣们面前。

    “诸位大臣,看着这个名单,寡人的心都寒透了,你们来告诉寡人,寡人要如何处置这些反臣啊?”

    姜王怒视着众位大臣,厉声质问道,可是却无一人敢回话。

    姜王愤怒,也十分哀伤,看着这些名字,整个王宫大臣中竟有四分之三的人反对自己。哀伤的同时,姜王心中也十分清楚,这些大臣为什么会反对自己?原因就是从七年前开始,姜王在姜国推行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允许平民修武学院,改革贵族的世袭制度,官职选拔考评制度等等。

    其中最让贵族大臣们反对的便是改革世袭制。世袭制,不仅是姜国,还有整个大周王朝,所有诸侯百国,是自开国以来,便一直奉行了近千年的制度。世袭,又称世卿世禄,规定:上至天子、诸侯王,下至公卿、大夫、士等所有贵族,他们的爵位、封地、财产、官职都是父子相承,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命由天定,贵永远为贵,贫永远为贫。

    而姜王推行新政,改革世袭制度,重新规定世袭制,世禄但不世卿,即只允许贵族后代继承父辈的封地、财产等,但却不允许继承官职,同时,推行选官举能,不论出身贵贱,按照人的品行才能选拔官员。此举措,是要一改世袭制之下,将军无能的儿子仍可世袭将军,而侍卫有才能的儿子却不能做将军的陋习。

    这项新政的推行得到了姜国百姓,还有一些下等贵族的拥护,却也得罪了那些上等贵族大臣,长久以来,他们早已经把官位当成了自己家族财产的一部分,明明可以让子孙世袭的官职,现在却要他们让出来,这些上等贵族大臣岂会心甘,拱手相让啊。

    由此,大臣们怀恨在心,于是心生了拥立新王的念头。而姜子安正是瞅准了时机,他暗地里联系大臣们,向他们许诺,一旦他登上王位,便会废掉先前的所有新政,仍然遵循世卿世禄的制度。

    姜王冷冽的目光一一审视着下跪的众大臣,等待着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你们回答啊,说啊,寡人要如何处置这些谋逆的反臣啊?”

    大臣不敢发言,谋逆大罪,按律法,当斩首,抄家。

    谁敢回话啊?

    沉寂了许久,这时,相国严灏站了出来,他向姜王进言说道:“大王,按照律法,谋逆之罪,应当斩首。但俗语又说,法不责众,若是将满朝大臣们都杀了,必然会耽搁国事,恐怕会引得姜国大乱。”

    “依臣之薄见,不如先暂且记下这些反臣的罪过,留他们代罪之身,日后为大王尽心尽力,将功赎过。而且,大王宽宏仁义,饶了他们死罪,我想他们定然会对大王感恩戴德,不敢再生异心。”

    听完相国严灏的进言,有眼见的大臣,连忙叩首喊道:“请大王开恩,绕臣一命,臣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