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的一个与自己年岁差不了多少的人,竟然能如此厉害啊……

    他一点一点收集了人们的意见,又嘱托了他们注意去记录各自聚落里适龄的丈夫,下次开会时候要报名单上来。

    最后,离别之际,陈衡又偷偷地自己买了一只烤好的肥鸡,包好了送给雉。

    “收下吧,今日多亏了你了。”陈衡笑着说道:“我连日劳累,本来是没有什么食欲的,可今日看了你吃肉,我便也多吃了一些,这算是受了你的帮助,这只鸡,算是我给你的谢礼吧。”

    他这样的说着,雉也根本不会推辞。

    他乐呵呵地提着肥鸡,时不时将被包裹着的肥鸡凑到鼻端去闻一闻。

    闻着那从层层包裹之中渗透出来的油脂香味,雉无比安心。

    回到家,雉先是将手里的一只半肥鸡放到自己家厨房的陶瓮里去。

    此时霜阿姊不在家。

    农会的安排之中,妇人也有自己的工作。

    他们通过工作,换取一些必要的物资,比如盐巴,比如铁小刀。

    粮食之类的,不能做活的老者与残疾人是按份额,每人均到每天只有少少的两斤。

    雉觉得这样就挺不错了。

    以前是没有人发的。

    也没有人去管。

    这样的老者,在这样贫苦的乡下,很少见。

    少见的原因,不只是活不到老去的年岁。

    还有很多,是其实可以活得下去的。

    然而年老体衰之后,对于家庭的作用小了,家里可以分配给他的食物、物资,也就少了。

    再遇到灾年、或者朝廷征兵,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成年丈夫离开。

    这时候,劳累的活计落了下来,老者劳累一场,又要奉养在外打仗或者做活的丈夫,吃喝也就少了。

    劳累而得不到休息,消耗而没法进补,死去,才是正常的事情。

    雉很少关注这些,但这并不代表,他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了十几年,对于这些事情,一无所知。

    他知道这些残酷的现实,但他其实并不关心。

    因为他的认知里,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只有这样的认知,所以无论这是多么不合理不正确的,但它是雉所知道的唯一,所以它就是对的。

    雉没有对于未来的规划,假使他有,那么他从前的规划里,一定会有一条就是以后老了之后,吃得饱饱的,然后自己杀掉自己。

    那忍饥挨饿而吃苦耐劳的过程太过痛苦。

    不过现在有人管了。

    那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至于哪里不一样,雉是说不上来的。

    他只擅长吃饭。

    储放好肥鸡,雉去到田里,叫了一些老者和年轻的丈夫,将陈衡讲述过的事情复述一遍。

    雉语言匮乏,他的乡亲们也没有比他好到哪里去。

    大家一样的匮乏,反而有了共同语言。

    雉连说带比划,终于叫大家认识到了农会里面有了新式的收割工具。

    听起来,不用弯腰就能收割麦子的工具,简直就像是神灵赐下的福音。

    而服兵役……

    “这兵役,要八十人那么多吗?”一位老者有些担忧:“我家的小子已经十五岁了,他会不会被……”

    担心是肯定的。

    此时的条件摆在那里。

    长途跋涉有染病死去的可能性;服兵役有被杀死的可能性;打仗有变成残疾人的可能性。

    无论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