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计策,就是在与许攸的闲聊之中,许攸说到了尸骨未寒的汉灵帝实行的一些捞钱手段的时候,他得到了启发,从中得出来的。

    随着王匡这些政令的颁布,与非常迅速和强力的执行,在河内郡变得混论的同时,粮草以及钱财这些东西,也在迅速的增加。

    当然,与之相对应的,王匡在河内郡的名望,也在迅速的落败。

    不过,这些与许攸,以及许攸背后的天下楷模袁本初没有什么关系。

    毕竟这个主意可不是他们给王匡出的,而是王匡自己想出来的,执行的人,也一样是王匡与王匡的手下心腹……

    洛阳这里,趁着天气大寒,黄河整个被冰封,而带着大量兵马,迅速越过黄河,绕过汜水关、虎牢关,对洛阳进行攻击的袁绍兵马,并没有取得想象之中的突破性的胜利。

    或者可以说是,根本就没有取得胜利。

    有一点刘成之前并没有料错,那就是董卓,以及董卓手下的诸多将领,都是经历过诸多战斗的。

    战争之中的经验,非常丰富。

    在发现天气大寒,黄河冰封之后,不用董卓进行吩咐,立刻就加紧了防守与巡视。

    并且,还有人在第一时间里,就将这个消息,上报给了洛阳城中的董卓。

    董卓这人,在政治上面,手段确实有些不够看,但是在军事上面,带兵打了大半辈子仗的他,却很有自己的一套。

    在得到这个禀告之后,他立刻就敏锐的意识到,一直被堵在汜水关那里,损兵折将的袁绍等人,极有可能会趁着这个机会,对自己这边弄出一些大动作。

    于是很快就进行了一番,具有针对性的兵力部署。

    调动的人,包括他手下的中郎将徐荣,以及同样有中郎将职衔的吕布,还有吕布手下的张辽,以及高顺这些将领……

    在这样的情况下,趁着天寒迅速行动起来,准备对洛阳,以及董卓等人进行偷袭的袁绍等人,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不可能的。

    甚至于,在一些交锋之中,袁绍这边,还吃了一些亏。

    比如,之前在董卓进京不是太长时间,就冒充三公,发布文书,号召天下人一起起来讨董的东郡太守桥瑁,就在对战之中,被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出高大坚固的洛阳城的徐荣,率兵击败,折损了不少的兵马。

    这样的结果,令的袁绍等人,再一次的受到了打击。

    至于强攻洛阳城,袁绍也尝试过。

    只不过,同样也是以失败而告终。

    洛阳作为东汉的都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雄伟坚固。

    再加上董卓早有防备,袁绍的这番强攻,除了丢下不少的尸体之外,其余的事情,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战局,一时间就这样僵持了下来,并且,还呈现了一些不利于袁绍这边的趋势。

    面对这样的情况,袁绍心中虽然有些着急,但还是有一些底气在的。

    他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无数,在这洛阳之中,盘根错节,他袁本初也是天下楷模。

    如果不是有袁术这个家伙横插一杠子,袁家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政治遗产,全部都将会由他来继承。

    而且,汉室几百年威望也还在,他现在带兵前来的地方,还是作为国都的洛阳,在这样的情况下,袁绍觉得,不论如何都应该会有喜迎正义之师的正义之士出现的!

    所以,在进行了最开始时的一番较量,发现仅凭这样,是难以攻克洛阳的之后,袁绍在整体上就采取了守势,为的就是等待着正义之士出现。

    袁绍确实是等到了他盼望之中的正义之士。

    只不过见到的是脑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