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先是鼓励杭州的大小庙宇修缮佛寺,以大张旗鼓地提倡“赛龙舟”活动。

    而且这赛龙舟持续到“从春至夏”,百姓纷纷“空巷出游”,异常拥护。

    作为名士范仲淹,泛舟五湖上,诗酒伴清茶,整日里欢宴宾客,而且每席必有歌伎相陪。

    一边是饿殍遍野,一边欢歌燕舞!这令朝堂上的御史们再也坐不住了。

    要知道他们一直想抓范仲淹的把柄,如此天赐良机,自然要“义愤填膺”行使职责了。

    既维护朝庭颜面与纲常,并弘扬正气,在他们看来胜券在握。

    于是雪花片一样的奏折堆满御史台“弹劾杭州不恤荒政,游宴兴作,伤财劳民”,似乎言之凿凿,确定能够扳倒范仲淹。

    范仲淹此时却不慌不忙地上书一道:“范某之所以如此,正欲发有余之财而惠贫者,使工技佣力之人皆得仰食于公私,不致转徙沟壑耳。”

    其本旨是利用现有资金进行扶贫,提供公款修建庙宇,给拥有技能的受灾百姓提供工作岗位,使他们衣食无忧,不至于流离失所并倒毙沟壑中。

    事实胜于雄辩,反对派至此都被驳得哑口无言,因为杭州率先走出了荒年之阴影,重复繁荣。

    贤者的思路看似脑洞大开,可这不是他拍屁股与或拍脑袋空想出来,而是其政治智慧的体现。

    于此我们想到炎黄大陆另一个清官海瑞的悲惨下场,这只是一个骨子里有愚忠的旧封建文人。

    虽然勇气可嘉,可是下场并不妙,因为他缺少政治智慧。

    同样作为抗倭英雄,假如俞大猷也有戚继光的政治智慧,他的下场就会好很多。

    在政治较量中,首先是懂得妥协,才能保全自己,然后才打倒敌人。

    而就如徐阶与严嵩的斗争中,他的隐忍替他争取到了扳倒严嵩的机会……

    康敬塘对凌雪仙子道:“既然是凌雪仙子开了口,康某理应赔偿,可是康某素来有一心愿,还请仙子能够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