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僵持不下,大夫丢下一句“不行”便悻悻而去。老梁不愿就此放弃,他打算托人找找关系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这种讲究人情世故的国家不足为奇,但却遭到了儿子梁公元的反对。

    “爸,咱们先出院也没事儿啊。”

    “你不懂,手术后的风险可不小啊。”

    “这么大的三甲医院。医生是要对病人负责的。如果出院后出了事他们也要承担责任的。”

    “在医院没问题,不代表出了院之后没问题,等有了问题责任就难说了。”

    “有问题咱们再用120把你送来就是,又不是不管你了。”

    “你把问题想简单了。肺部感染在三甲医院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可是长期卧床也不一定会引起肺部感染啊?”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死脑筋,等出了事儿就来不及了。”老梁说得一本正经,语气很是着急。

    严重的肺部感染是致命的,加之晚期肿瘤病人的身份,老梁的后顾之忧不无道理。南非总统曼德拉正是肺部感染导致的过世。正是因为人们对于这种低频高损事件极为厌恶,所以才有了“保险”行当的大行其道。

    病房床位就是社会医疗资源的投影。医生需要依据病人病情的轻重合理分配有限资源,如此才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于是,大夫更愿意救治年轻的病号,更愿意把资源用在那些预后更好的病人身上。现如今医院的科室都“承包”到户,责任到人。一个病人要是赖在病床上久了,就会影响床位的周转率。进而影响到大夫的业绩不说,还会殃及科室的创收效益。

    在这个万物皆可KPI[ 绩效考核]的年代,没有绩效,就意味着空瘪的荷包。所有人都得活下去,都渴望能把家里人给照顾好,没有人会是例外。

    有时候分析悲剧,会惊奇地发现故事里没有一个角色是所谓的恶人。在是否出院这件事情上,老梁和姜敏或许谁都没做错,但现实中的难题远比课本上的要难解得多。

    最终老梁还是通过院方和主刀大夫打了招呼,继续住院观察。可在当事医生看来,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对其实施了变相的打压。读书人讲究气节,比起“赖床”,医生更讨厌老梁的“找关系”。第一印象很重要,老梁给他的主刀医生的第一印象可谓糟透了。

    公布考研成绩的当晚。周淼坐在电脑前,平静地打开网页查询。她落榜了,算不上多大的失望。当初她也是因为张司源才决定考研,女孩现在好奇的是前男友是否金榜题名了。

    金融系的QQ班级群里上演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情景剧。最得意的莫过于赵天宪了,他是金融系初试成绩的第一名。然而商院的首魁却不是他,而是一位经济学系的学生。除了张司源,周淼再也想不到第二个人。

    此刻,张司源坐在电脑前,望着成绩单,呆如木鸡。虽说这次考试他发挥得并不如意,但是最终的成绩还是大幅偏离了心理预期。

    这份成绩单不仅枪毙了张司源的前程,也葬送了他的爱情。小张原本盘算着,只要他能高中,就去求周淼,求她再给自己一次机会重新来过。可现在呢,他是真的开不了口了。这份成绩单算什么,他又算什么?他不能以失败者的姿态寄人篱下,决不允许。呵呵。

    张司源已经先入为主地假定周淼会以为,自己是走投无路了才会寻求她的“庇护”。这逻辑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缺失。几乎所有的情比金坚都是建立在“信任”和“懂你”的基础上。有些情侣只适合共患难而无法同富贵,有的则只能共享乐而无法共患难,还有的则是不允许自己仰望着伴侣。

    小张想起周淼和他说过的那句英文:If you love somethi

    g, set it f

    ee, if i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