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形象出现一些瑕疵。

    保险起见,还是不要写这部分情节。

    欧阳明日露出笑容:“行百里者半九十,徐乐你要是这首诗写差了,之前的描写也黯然失色。”

    诗仙,那可是诗中之仙。

    旁人的评价固然重要,但诗仙自己的作品质量更重要。

    要是这首《蜀相》质量拉胯,那徐乐还有什么资格被称为诗仙?

    你可能会找借口,诗仙也是人,也不可能首首经典。

    但别人不会听你的解释,你可是诗仙呀,你如果不超凡脱俗,又有什么资格被称为仙呢?

    甭给自己找什么理由,你是诗仙,你拥有这么高的名誉,你写诗就应该是经典,要不然别人就会失望。

    这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没有完成目标,而是在接近完成的时候功亏一篑。

    欧阳明日期待着徐乐出丑,只要这首《蜀相》质量差,徐乐之前的侧面描写基本上都做了无用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秦明嘴里轻轻念叨着。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这个寻字用的很妙,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

    “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石开在一旁附和道:“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

    “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

    “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武曌在读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时候心彻底放了下来,不用说,这又是一首经典之作。

    “写的真好!”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徐文猛的拍一下自己的大腿,读这首诗,他的精神都升华了,这就是好诗的作用。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

    “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

    “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

    “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

    秦明总结道。

    “诗仙,乐乐就是诗仙!”

    魏得禄大声叫喊,激动得满面通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他做出好诗。

    其他的读书人同样露出痴迷之色,阅读这样的好诗,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欧阳明日的神情陷入呆滞之中:“怎么会一点漏洞都没有?”

    他费尽心机的想要寻找《蜀相》这首诗中的格律漏洞,却一无所获。

    开玩笑,这首《蜀相》可是杜甫的作品。

    杜甫被称为诗圣,诗圣不是外号,是尊称,中国文化传统上只有在某一领域达到最高成就的集大成者才能称之为“圣”。

    古人对杜甫的赞誉是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