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他甚么襄阳城的百姓,甚么大宋的江山?杨过受苦之时,除了姑姑之外,有谁真心怜他,世人从不爱他,他又何必去爱世人?”

    “对啊,人都是自私的,寇仲的那句话说的就很好,五胡乱华又如何,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许多人读到这里,心生感慨,郭靖与杨过的这段对话,可以说让整本书升华了。

    郭靖的这几句话平实无比,却让人心生震撼。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真正的大侠,应该是为家国,为人民做贡献。

    只这一句话,让郭靖的形象更加的伟岸了。

    在《射雕》的时候,他对成吉思汗说出那一番英雄之论,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

    成吉思汗,横扫天下,只因杀戮过多就不是英雄?

    按你这么说,那武安君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兵也不是英雄?

    自古以来帝王成就伟业,哪一个不是手上沾满血腥,就连你郭靖当初西征时,手上不也沾满了血腥,你不杀百姓,但敌方将士,不照样有许多人死在你的奇谋妙计之下?

    但等到这一章“侠之大者”出现,那些质疑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无他,郭靖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理念,他真的做到为百姓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在这一章中,那些上位者眼里的蝼蚁,泥腿子,不值一提的百姓,被蒙古军队逼着攻城的时候,郭靖没有放弃他们,而是不计个人生死,单枪匹马冲阵,一人力敌千军。

    他在用实际行动向读者证明,他是真的在乎民众,在乎到可以放弃自己的生死。

    若是郭靖只会耍嘴炮,别人自然可以质疑他,但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表里如一,其他人便没有资格再怀疑他。

    “言行如一,郭靖可称圣人!”

    秦明非常欣赏郭靖,郭靖一生都在用行动践行自己的理念,做到了知行合一。

    圣人论迹不论心,哪怕郭靖心里有小九九,但只要他做的事情是好的,他就是圣人。

    “道儒之争,有趣有趣!”

    武曌明白了徐乐写这一段情节的真意。

    在《神雕》这部中,郭靖象征的是儒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过象征的是道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甚至肆意妄为。

    郭靖对杨过说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他,还不如说是理念之争。

    很明显,杨过被郭靖感化了,他的内心产生了一丝动摇,也许不久之后,他就由道家改换门庭,成为儒家之人。

    “这么隐秘的点都被我发现了,看来没有人比我更懂徐乐……”

    武曌显得非常得意,她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自己更懂徐乐。

    “郭靖他现在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达成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厚积薄发……”

    魏得禄感慨道。

    起初,郭靖只是听从母亲的教诲,跟随江南七怪学习武功,想着长大以后为父报仇。

    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他渐渐体会到人性的复杂,他励志做一个像洪七公一样只杀恶人,不杀好人的侠客。

    再后来,他见识到蒙古军队残暴,又在岳飞的遗书之中理解了“精忠报国”的理念。

    自此,他整个人发生了蜕变,从小侠向大侠蜕变,到了神雕时期。他终于确立了‘为国为民’为终生目标。

    郭靖的每一步都走的很踏实,三十几年的积累一朝爆发,他一跃成为名震天下的郭大侠。

    “郭巨侠!”

    这是魏得禄对郭靖的定义,他觉得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