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来这些

    年,跟张玫娘一直关系不俗。而且张玫娘为扶持他登基,也是尽心尽力。

    所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项南自然不想为难她。

    见他这么说,张玫娘终于松了一口气。

    她这些日子都在担心项南会追究他生母的死因,所以惶惶不安。现在她听出了项南的意思,不再追究当年的事情,让她的心病顿时去了一大截儿。

    ……

    铲除女干相,安定了朝堂之后,项南随后又开始推行教育改革。

    比如在全国十道各乡设置学校,而且免学费、免书本费,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读书。并将此列入官员的考核之中,以便激发官员的积极性。

    比如在西境的西州、丹蚩、朔博;西南的苗疆、北部的靺鞨、东部的渤海国、高丽国也设置孔子学府,招收当地的孩童、读书人,传播圣人教诲,而且允许他们来豊朝参加科举。

    比如刊行《基础算学》、《基础物理》、《法制》、《自然》等书籍,并在今后的科举中,逐步增加这些学科,以便选拔出全面的人才,而不是一群只懂之乎者也的偏材。

    比如推行简化字、标点符号、汉语拼音等,降低人们学习的门槛。

    很多繁体字,字数多得要命,比如「法」字,繁体写是「灋」,有二十一笔。简化之后的「法」,只有八笔,大大简化了学习的难度。

    比如在太学中增设算学、物理、化学、法制等学科,让人们可以睁眼看世界,而不只是被儒学蒙蔽住眼光。

    这样的教育改革,自然要花不少钱。好在项南查抄了那么多贪官污吏的家产,所以才有钱推动这么大的计划。

    否则,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项南的大力推动下,全国兴建学校超过万余所,能够普惠数十万学子。假以时日,豊朝的识字率将大大提升,民众的素质也将更有保障。

    历代统治者都喜欢用「愚民」政策,不让百姓思考,不让百姓富有,不让百姓空闲,让他们忙于生产、疲于奔命,以方便统治。

    但项南知道,其实民众越有文化、越富有、越清闲,才越好控制。

    连老板都知道,刚入职的新人和即将退休的老人,最难管理。唯独入职多年,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最易管理。

    因为无恒产者无恒心,有恒产者有恒心。

    如果百姓一无所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才不会甘心被统治。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才是常有的事。

    所以古代常有人揭竿而起,但现代社会,这种现象几乎已经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