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后,李彦红为了收权,把几位核心创始人都给踢走了,又出现了很多战略性的分歧……这就导致很多精英的技术团队纷纷离职。

    这就给国内的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发展带来了契机。

    比如阿里云。

    王建博士要马老板从微软挖过去的,让他做阿里云,可他一行代码都没写过。

    他提供思路,谁去执行?

    这上百万行极其复杂的代码,都是谁写的?

    很重要的框架就是百度的团队,当时百度在做“金字塔”项目失败了,百度一大批汇聚在“金字塔”项目里的技术精英人才倍感失望,纷纷出走,这些人就成为了阿里云的中流砥柱。

    这一世不同了。

    不仅有百度,还有紫微星。

    其实紫微星早期的技术洼坑,也是靠着百度填平的。前世阿里云是王建博士接收了大批在百度做“金字塔”项目失败的技术精英,这一世则是被周不器从中运作,把这些人都收到了紫微星帐下,成为了紫微星技术发展的基石。

    刘强栋为了做京东云盘,从亚马逊云挖来了一个得力大将叫贺刚。

    可是做出来的产品还是很垃圾。

    原因就是贺刚虽然很优秀,是技术大牛,可总不能让他写所有的代码吧?

    这代码谁写?

    麻烦就来了。

    以京东在国内技术圈的名声和地位,根本就吸引不到优秀的技术人才。找一批三流工程师,就只能开发出三流的产品。

    周不器对此就很奇怪,“不能吧?紫微星不是在帮京东做技术吗?这还是我做出来的决策呢!执行不到位?”

    刘强栋的表情就不太自然,“紫微星工程院的确在帮京东,不过……不过主要的方向是电商网站的平台架构,还有物流体系的数字化搭建。”

    周不器问:“尽心尽责?”

    刘强栋点了点头,“嗯,京东上下都很感激。京东能够成为国内最大的B2C电商平台,紫微星工程院的技术支持,就是很重要的因素,这为我们省去了很多运营层面的压力。”

    “那怎么回事?”

    “这个……嗯……云盘业务上,两家可能有一些竞争。”

    “怪不得!”

    周不器忍俊不禁。

    嗯!

    这还真是个理由。

    紫微星旗下有微点云盘,这是紫微云旗下重点打造的个人网盘业务。这业务虽然不赚钱,但是可以牢牢地锁定用户,帮助“微点”这个品牌占领用户心智。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行业的规范化,以及国内付费能力的提高,个人网盘业务在未来仍然会有比较大的成长空间。

    京东云盘和微点云盘……这就是竞争对手了!

    紫微星总不能派出技术团队,去帮助竞争对手解决技术难题、帮他们完善产品,然后跟自家来竞争吧?

    周不器一下就想起来了,“哦,对了,怪不得有段时间张一明、贺阳他们跟我说过,让我对你多劝劝呢。说是两家合作了这么多年不容易,别走上分道扬镳的路上去。我估计说的就是这件事。”

    刘强栋摇摇头,“不可能,京东从没想过跟紫微星闹僵。电商最大的秘密就是流量,紫微星是京东最大的流量来源。更何况,紫微星对京东的持股比我还多,我怎么可能让京东跟大股东背道而驰?”

    周不器“嗯”了一声,“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对我的提醒,我从来就没在意。别的那些客观理由都无所谓,主要是咱们的交情在这。”

    “那是。”

    刘强栋是个爷们,很讲义气。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