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杨晨,你放心,我这就去办,保证不耽误事。”

    杨晨笑道,“不用着急,我看你出村是有事要办,先把自己的事办了,再忙这件事就行。”

    二羔子的父亲道,“天大地大,也没有读书这事情大,我的都是小事,这读书可是关系着全村前程的事情,必须得先办。”

    “杨晨,你先去忙自己的,我这就去把这事儿办妥,这事搁在心里不办的话,我那有心情做其他的事情。”

    说完二羔子的父亲,便脸带喜色,急匆匆的朝着村子里面走去。

    杨晨便也带着贾宏伟等人,朝着自己的院子而去。

    到了院子前。

    依然是篱笆围墙,茅草屋。

    杨晨伸手轻轻一点,一道真气射出。

    暂停了奇门八卦迷踪阵。

    “都随我进来。”

    进去之后,杨晨重启八卦阵。

    寻了纸和笔。

    坐定。

    沉思了一会。

    杨晨便开始写了起来。

    这个时代,青楼中唱的都是诗词曲。

    而杨晨决定写的,也是首首经典的诗词曲。

    而在种种经典的诗词之中。

    有一个人,不得不提。

    这个人就是柳永柳三变。

    这个人的词已经到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地步。

    所谓凡有井水处,是指有人聚居的地方。

    由此可见,柳永的词的影响力是何等的非同凡响。

    这一次!

    杨晨就想用柳永的词,在青楼之中打响名声。

    第一首!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一首送别词。

    在柳永以前,抒写离愁别绪的词非常多。

    但因为柳永是一个长期浪迹江湖的游子,对生活有着独特的体验,因而他写一对恋人的离别,就不同于传统的送别词那种红楼深院、春花秋月的狭小境界,而表现出一种烟波浩荡、楚天开阔的气象。

    这一首词,刚刚落笔,就非同凡响。

    丝丝灵光从纸张上面透出,每一个字都在散发着灵光,汇聚着文气,一时之间,杨晨小院的上空,风起云涌,天地元气流转,激荡不休。

    要不要这么夸张!

    万忠良、贾宏伟、干海港、杨乃武直愣愣的看着散发着绝世灵光的那首词,都有些触目惊心一般的震撼。

    这首词,只是杨晨沉思了一下,随随便便就写了出来的词啊。

    随便一下,便是经典吗?

    灵光生成,词映当空,天地之间文气激荡不止,一道道灵光汇聚在一起,宛如一轮银月浮现,普照当空。

    终于,杨晨写完了最后一个字。

    这首词,忽然腾空而起,浮在杨晨的屋子的上空,散发出来万丈光芒,纸张上面的字,一个个的从纸张上面漂浮了起来,灵光闪耀,字大如斗。

    而且还有着朗朗的读书声,从半空传来,仿佛有着很多人,都在一起朗诵这首雨霖铃,尤其是朗诵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时候,声音陡然提高了一个音节,声震四方,传遍了整个村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