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好奇。

    面对新鲜的事物,李定国接受起来,可怖李长庚要快的多。

    只见崇祯拿出了一张纸,最后把所为的钢笔,放在了磨好墨汁的砚台之中一沾。

    随即就在纸张上写出了一行字。

    字迹清晰,流畅,并不比毛笔难多少,而且似乎还比毛笔写出来的字要多得多。

    “我来试试。”

    李定国瞧得稀奇,钢铁做成的笔,真的可以在纸张上写字。

    而且看起来似乎很好用的样子,就是不知道,价钱会不会太贵,若是能够便宜下来的话,那么从今以后的书写方式,就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了。

    毛笔不在重要,好像现在的儒学也不再重要。

    李定国的心思转动着,皇上似乎不但在改变大明,还在改变几千年来,人们的书写习惯。

    这种巨大的改变,会让大明走向何方他不知道。

    但绝对会对那些儒家经典不友好是肯定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崇祯顺势给了李定国。

    毛笔字写得不错的人,钢笔字也不会差到那里去,最多就是需要多加练习,只要熟练了,应该会放弃毛笔的书写。

    从而把毛笔抬到一个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位置。

    反正已经为了华夏的文明之路,出了不少力气了,总不能真的弃之如敝履吧。

    李定国写字的方式,还是捉拿毛笔的样子,在崇祯的指导下,也很快就熟悉了新的写法。

    一串清晰可见的字体,就跃然纸上。

    虽没有毛笔写出来的字体好看,但就凭着书写速度快,还不费力气,就知道这种笔很快就能淘汰掉毛笔的位置。

    以后要是没有更好的笔可以代替的话。

    那么钢笔就是唯一的可以一直使用下去的笔了。

    李定国一口气写完了将进酒,中途只沾了三次墨汁。

    怔怔的瞧着纸上的笔迹,喃喃自语道:“从结绳记事开始,到刀笔竹简的诞生,再到毛笔和纸张的出现,短短几千年,现在是不是又到了天下更易的时候了?”

    每一次文明的跃进,实际上就是从书写文字开始的。

    一次比一次简单,一次比一次方便。

    才能够把知识,散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他说的天下更易,不是改朝换代,而是一次文明的跃迁。

    崇祯从来不敢小觑古人的智慧,李定国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李长庚自然也可以。

    此时听着李定国的喃喃自语,就知道此人的眼光,现在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

    他崇祯实际上,还没有从一支钢笔上联想出这么多的东西。

    不能说他笨,只是一个平常人而已。

    只不过做了皇帝之后,在外人的眼中才有了光环加身,自然比不上那些真正的聪明人。

    “有了这一支笔,大明的许多麻烦,也就不再是麻烦了。”

    李长庚看得更远,一开始那些儒生们肯定是会抵制这种新出现的钢笔的。

    练字好多年,忽然换了一种书写方式。

    不但是对自己精力投入的浪费,更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可方便的钢笔,代替毛笔是迟早的事情。

    “或许一开始引起的风波会更大也说不定。”

    儒生们,那些大臣们,做出的最后反扑,绝对会比之前更加激烈。

    李定国已经看到了不少的书法大家,开始把自己珍藏的毛笔一根根的折断,那些砚台和镇纸也一块块的砸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