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在锦州城待得久了,也听到过不少关于袁崇焕,祖大寿他们的消息。

    当兵做将军的,不想着带兵打仗,反而做起了生意,就算是做起了生意,可士兵们没有分到一点好处啊。

    而且每当发放粮饷的时候,还都不是足额发放。

    也是奇了怪了,居然没有人告到朝廷去,在他们新编练的军队当中,这种奇葩的事情,皇上可是亲口说了不允许发生的。

    一旦查出来,那一个环节有问题,哪一些人就要从重从严处理。

    反正就是绝不姑息养奸,破坏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另外他们还有自己的军法官,专门来监督这些事情。

    “马知县,不是我说你,你现在最需要不得不是立刻开边市,而是向朝廷要钱去修路,从山海关一路修到锦州城,到时候准能让当地的百姓们受益。”

    粱甫对行政不懂,可他看过内地不少地方,都在修路,而且路修好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确实对当地经济有好处。

    所以对着脑子还没有转过弯,只想着开边市的马懋才说了题外话。

    事实上,崇祯也想把这条路修好,奈何手中有钱,就是缺人,还要能够经得起寒冷的人。

    除了当地的百姓,似乎也没有谁能够做到这么大的工程。

    之所以还没有立刻实施,不过是暂时腾不出手,水泥有些不够用了而已。

    冀州和雍州,都在全面的大搞建设。

    缺少的人员物资实在是太多了一些,总要有些优先顺去才成,你作为一县之长,不去要资金,要项目。

    谁还顾得上他。

    “我听觉华岛尉长金冠说,沿途建立几个码头,也是能够解决当地百姓大问题的。”

    马懋才只觉得大明的变化太快,很是不适应,一个说要修路,另一个建议他去修建码头,到底谁是正确的,也没个准数。

    以他的经验,也判断出出,到底应该先做那一个。

    毕竟就算资金审批下来,也不可能,同时上马两个大工程。

    “建码头也不是不可以,可你的船只哪里来?据我所知,现在大明的造船厂,也就天津卫有一个,其他的地方皇上可伸不去手。”

    正说话的时候,忽然一名士兵前来。

    “报告梁将军,前面大凌河堡的李将军有请。”

    粱甫瞧了一眼传令兵,无奈的向马懋才摊了摊手。

    “将军有事先去忙,我回去好好的琢磨琢磨,再来找你商量一下。”

    马懋才识趣的转身就走,军队上的事情,现在只能军队自己去解决,他一个文人可插不上手。

    奇特的体质,让军队和文臣之间,就是两条似乎永远也不能够相连的线,却偏偏许多时候,还有着交际。

    粱甫摇了摇头,实在头痛这人了,可心里又不能不佩服。

    为老百姓做事的官员不少,可这么尽心尽力的没有几个,只因他自己也是百姓出身,要不然两人也说不到一起去。

    粱甫交代好自己的城防工作,就骑着马,在自己的护卫下,向着大凌河堡行去。

    远处还有这积雪未曾融化。

    道路上被踩出来的小径,也已经被寒冷的天气,化成了黑色的泥地,坚硬的可比钢铁,有人试过用手榴弹炸了一次。

    也只是一个浅浅的小坑。

    少了建奴的威胁,大凌河堡的李过时不时的骑马出去浪一圈,别说建奴的斥候了,就连一些常见的野兔,都快被他们霍霍光了。

    硬着寒风,粱甫很快就到了大凌河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