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不知道南京的官府,要如何对待这些乞丐,重开养济院那些大臣官员们肯定是不愿意的。

    这么一对比的话,似乎在崇祯的治下,无论是乞丐,还是老人,都会过的很不错。

    也算是达到了老有所依的儒家最高思想。

    想着想着,他决定在开春之后,去一趟京师看看。

    “为何迟来啊,为何迟来啊······”

    年老乞丐靠在墙角目中无神的,喃喃自语着。

    杨廷麟一阵讶异,也不知乞丐最说什么迟来,心思刚刚转动,就有路旁的熟悉乞丐的人说起了乞丐的事情。

    “赵老也是可怜,要是不因言获罪,不因避讳获罪的话,现在也是金陵有名有姓的富家翁。”

    “谁说不是能,只能怪他的儿子,学什么不好,偏要学什么孟子,一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俭难,把全家都葬送进去了。”

    “嘿嘿,照我说,绝对是有人惦记上了人家的家产。”

    “你懂什么,读书人的事,就是这么麻烦,当年崇祯皇上刚刚登基,人家的名字就叫做所朱由检,你念叨由俭入奢易是想要干嘛?”

    一旁驻足听着的杨廷麟只觉的一阵荒谬袭上心头,刚刚还觉得皇上对文字的掌控低了,肯定是不太好。

    只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谐音,就能够让某些有心人举起避讳名讳的旗号,弄得被人家破人亡。

    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读书人干不出来的?

    忽然之间他对于金陵的看法,有了另外一种了解。

    那是隐藏在圣贤书之下的黑暗,那时字字带血的吃人画卷。

    很快的回到了家中。

    “父亲,我想要去京师了,想要去看看京师和金陵到底有什么不同。”

    杨廷麟说道,语气之中的坚决,任谁都听得出来。

    “为何有这种想法?”

    杨父不解的看着自己最争气的孩子问道,南京的一切他都已经打点好了,只需要在科考一次,就能拿到做官的资格。

    而这样的资格,可是多少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

    怎么可以说走就走了?

    杨廷麟把自己今天见到,听到的都说了一遍,然后静静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这样啊,其实南京城里的任何一位官员大臣都差不多是这样来钱的,你不会以为咱们家的钱财也很干净吧?”

    杨父说了一个让杨廷麟早就猜测到的理由。

    “我知道咱们家的产业也不够干净,可我不想一口继续做着不干净的事情。”

    杨廷麟知道父亲为何要这么说,就是为了打碎他不切实际的想法,现在谁不知道崇祯皇上对于那些手段不干净的人,是个怎样的态度。

    万一自己的儿子,陷在了京师,他拿什么去救人?

    “而且···难道就没有一种正确的,合法,合理的手段去赚钱吗?”

    面对着儿子的质问,杨父一怔,没好气道:“你应该听说过一句话吧,雷劈真孝子,财发狠心人,这世道要是真的有你说的那样能够发财的,那只有在梦中。”

    “那我以后要想维持家业,是不是也要做一个狠心人?”

    杨廷麟觉得他学过的圣贤书上的道理,正在一点一滴的崩塌。

    他忽然发现,说的和做的从来都是两回事。

    “你不用,只需要考取功名就成,狠心人你父亲我已经做了,我只希望自己儿子的手是干净的就行。”

    杨父说着让杨廷麟无法辩解的话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