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陪同着的王承恩,可不知道这些话意味着什么。

    他只知道黄生很生气,那么后果就必须严重。

    而且他也看那些文人一个个的都不是好东西,若不是皇上火眼金睛,明察秋毫,怎么可能发现在这么多隐秘的问题。

    那可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

    这些人的胆子,也未免太大了些。

    好在皇上仁慈,虽然查的凶,换的人也多,却从未下狠心杀过人。

    眼看着快要到城门的时候,城门两旁的官员就已经等候在了此处。

    只是条件不允许,如若不然洒水净街的事情,也不是不会发生。

    “杨总督辛苦了,天灾不断,民生多艰,不知总督何以教我?”

    崇祯下了马车,连忙迎了上去,此人在他曾经的记忆力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若不是曾经好奇,想要看看大明末期到底有多少气节不亏的人才,可能还真不会记得有这么个人物存在。

    历史上杨镐的四路辽东军战败后,杨鹤推荐熊廷弼、张鹤鸣、李长庚、薛国用、袁应泰等人。

    并且上书分析了辽东军事战败的原因,由于杨鹤的说话太直,受到当时大官的讨厌,大官们打算借别的事把杨鹤赶走,杨鹤于是自己称病离开了。

    正好杨鹤父亲去世了,依律杨鹤居家守丧。天启初年,朝廷起用杨鹤为太仆少卿,又提升为右佥都御史,让他去巡抚南安、赣州。杨鹤尚未上任,母亲又死了,广宁的战事又失败了,魏忠贤因为杨鹤庇护过熊廷弼,把他给除了名。

    说起来此人算是大明最后的伯乐,识人有一套,而且都是有本事的忠臣良将,可惜的就是结局不是太好。

    崇祯一脸笑意问候着,根本就没有半点刚刚还在卢象升面前使脸色的愤怒模样。

    杨鹤心中很奇怪,从别处传来的消息,都在说新皇对待官员有多么苛刻,根本就没有啥好脸色给看。

    此时面对他,可不是这个样子。

    心里的疑惑一闪而过,到底是可以说勉强经历了三朝的元老。

    这么一点城府还是有的。

    “皇上愧煞老臣了。”

    说着就要下跪行礼。

    崇祯瞧着老人颤颤巍巍的动作,心里满不是滋味,说起来这么大的年纪了,原本就应该颐养天年,却还在为大明这个破败的江山,没日没夜的奔波。

    “别,赶紧起来,你我君臣之间不兴这个。”

    崇祯连忙扶起,然后对着身后跟着的王承恩道:“以后李老来找我,不需要下跪行礼,只需作揖就行,另外必须赐座,记下了吗?”

    什么赞拜不名,等等笼络人心的手段,崇祯也是用的出来的。

    而且面前这个老人,当得起他的荣耀。

    杨鹤老泪纵横,衣袖遮掩的档口,再次作揖道:“老臣谢过皇上恩荣。”

    两边跟着出来迎接新皇的大臣们,微微低着头用眼神交流着自己的看法。

    一行人边走边聊。

    说的都是陕西,陕北一带的反贼和饥民。

    匪患闹腾的时间比较久,却还不成气候,本就没有粮食,走不出这块土里刨食,贫穷的地方,也就没有战争潜力。

    历史上本是可以很富饶的地方,如今却只见到了破败。

    他太清楚官僚的本性,若是西安府真的有多余的银子,迎接他的规格绝对还会在提上一个台阶。

    只是他不是很确定的就是,这些热是在他身边装成这样的,还是真的很穷。

    现在他的疑心病真的很重了。

    也再次理解了那些做皇帝的人,为何都是绝情寡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