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更是给出了一个对于年轻人有梦想的肯定回答。

    一旁的晁刚和王冲,有种见证奇迹的感觉。

    仿佛也就是在这一刻开始,大明的水军,又能够重现以前的辉煌了。

    这种错觉一闪而逝,晁刚再次看向刘世勋的时候,眼前不由的浮现出了另外一个有些熟悉的面孔。

    他记得这一次,招收的水军之中,有个叫做杨廷麟的年轻人,也说过类似的一番话: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为功成名就,也要马革裹尸。

    当然还有几位印象深刻的人,似乎那几位看起来老实本分的百姓,还没有经过训练,其本身都具备着良好的士兵潜质。

    为怕出现问题,还特意查了一下几人的来历。

    最后得知是从工程队中走出来的,才安心了一些,他知道一些工程队管理工人的办法,和现在他们的训练差不多。

    不过是一个简单训练的时间短,一个只训练不做别的事情。

    总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说,就是一个业余,一个专业的区别。

    本来出门是为了散心的。

    不知不觉中却也做了一件差点被他忘记了的大事。

    随后的几天时间,崇祯大多不是去道院查看研究的项目进展情况,就是跑到文渊阁督促李长庚赶快批示关于水军建设的各项文件。

    当然他只是动动嘴皮子,自有不少人去替他跑腿。

    比较神奇的事情就是,再也没有在文渊阁之中遇到过骆养性,除了偶尔来一封奏疏之外,旁人跟本就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说来也是奇怪。

    管理军情部的熊汝霖,在被崇祯任命为部长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他人了,据说是已经亲身去了辽东,亲自主持对建奴的情报渗透工作。

    前天回来的奏疏上还说,联系到了一位盛京的故人。

    只是这位故人当时的状况不是很好。

    而这位故人,正是在盛京捡拾马粪的范复粹。

    一个文人,浑身没有多少里的文人。

    要对自己多么苛刻,才能够忍受恶臭,谩骂,诋毁等等所有的侮辱。

    事实上,到现在为止,盛京的那些贝勒没差不多已经忘了范复粹这个人了,毕竟没有谁回去和一个捡拾马粪的奴隶去计较什么。

    可那些一同出了大明的叛臣们,却还是一如既往的给范复粹找茬。

    他们已经投入了大清的怀抱做奴才了,凭什么你范复粹可以例外?

    今天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

    大明和大清开市的时间又近了一步,整座盛京都洋溢在温暖的阳光之中。

    这代表着许多人又可以过上曾经的奢侈生活了。

    然而随着气温的回暖。

    盛京之中街上跑马的人就多了,大部分都是大清的贝勒们。

    皇太极也在朝会上不断的叮嘱,不要这么飞扬跋扈,不然被人看到可是要收到处罚的。

    然而,现实就是,只管了两天的时间。

    原来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就是那些看到的监察官员们,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部分都是大明的叛臣在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谁敢去管主子们的事情。

    可主子们的事情管不了。

    角落里那个捡拾马粪的范复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还在捡拾马粪呢?简直是在给大清丢人,大明来此商谈开市的熊大人,可是在皇上的耳边多次提起过你了。”

    施凤来和傅木魁联袂而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