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可他损害了一个国家的利益。

    现在也将要损害大明的利益。

    “看过了就说说自己的看法,最好准确一些,不要用大概,或许,可能这些词汇。”

    在崇祯坐下来的时候,魏晨就开始表演他自己的茶艺了。

    崇祯看了一眼,想着还是杨爱那些小丫头片子,做这种事情养眼,一个大老爷们就算是做的再好看,也总觉得那个地方别扭。

    想着下一次出行的时候,一定要带上。

    不为别的,就只给他煮茶。

    在此时这么严肃的场面,崇祯还有心思分心其他,就仿佛,在别人眼中的大事,在他的心里不过平常。

    李长庚心里是属意,留下孔家的,这样对后面其他地方的清理工作,会顺利许多,不过相应的,也会让人对崇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秩序产生怀疑。

    别人能犯的错,为何能够赦免,偏偏自己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行?

    到时候,冀州和雍州两地的官吏,也必然会知道这件事情,以此造成的后果就很难说了。

    而真的用大明律拿下孔家人去修路的话。

    眼下看起来平静的大明,就像炸药包一样,一点就会爆炸。

    到了那时,忙碌大明内部的战事,都够呛,那会有机会灭掉关外的建奴啊。

    若是一个不好,再次被建奴窥到了大明的破绽,第三次战役也不是不可以发起。

    洪承畴自从上次想通了一个关于家族兴盛的问题之后,就已经决定全心全意的向崇祯靠拢了,不过对于孔家的下场,他也想要知道,皇上会怎么做。

    毕竟这也意味着,他们洪家以后会是怎样的下场。

    晁刚无所谓,皇上怎么决定,他都是支持,而高桂英却是看不懂这些人都在顾忌着什么。

    她的学识,可观察大明的角度不一样。

    看到的问题也就不一样,孔家对她来说太过遥远,更别说对于儒学的看法了,完全不懂和其它学派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怎么?两天时间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去做?”

    崇祯得到茶壶中的水,都煮开了,也没有听到有人说一句话。

    “我们想了许多种方法,也都讨论了许久,就是,就是······”

    李长庚有些为难,其实不管是谁坐在这个位子上,遇到了这样的事情都很为难,只是以前那些儒生士大夫们觉得事情难办了,会拍拍屁股走人。

    而他不行。

    不是没人替代他的位置,而是他一旦走了,就真的走了,没有起复的任何机会了。

    如今崇祯弄出来的这一套体质,摆明了就是,你不干了有人来干,而且那些百姓们,只要听得懂话,他就能做的好事。

    都是一条一条摆在台面上的,不需要你去瞎琢磨,到底该如何处理,才能够和稀泥。

    让两边都觉得似乎挺好,然而实际上任何问题都没有解决得了。

    时间一久,两边回过神来,还是一样的矛盾迸发。

    “就是孔府的名气太大,你们怕做了这件事情之后,被人骂的抬不起头?”

    崇祯接过话,顺势说出了大部分人的心里特征。

    名声这个东西,一旦固定了下来,而且是固定了几千年,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朝代都没有改变。

    后面的大多数人,就想着不会去改变,就算其中有着各种各样奇葩的问题,也都会当做没有看到。

    而只要看不到,那就一定会事干净的,神圣的。

    所有人都是寂寂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