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的传播,居然可以带动自家的生意向上上涨。

    广告这种新鲜的事物,还没有被人发现其中的价值。

    反正就是他们觉得自家的生意好了。

    同样的物品,捐款的人家,买的就是比不捐款的买的多,于是接下来的一幕就很明显了。

    商人们的捐款,瞬间就大方的多了。

    毕竟捐出去的钱,能够从生意上赚回来,长此以往,细水长流之下,谁也不敢轻易忽视这种神奇的情况。

    有不少人觉得自己是在积德行善,才感动了老天爷让他们发财的。

    随着数算的传播与重视,有钱人家里,也都养着一两位懂得数算的人,画出了一些数据图纸,上面标注的生意好坏更是一目了然。

    李定国刚刚批示完一份公文,花钱修学校的。

    整整一百金元,让他手上的财政有缩水了一点,他还想着如何向京师要钱呢。

    听到张国维这话,心里就来气。

    同样是在花钱,怎么张国维的钱,就是越花越多,自己精打细算的则是越花越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知足吧,我现在还在为了钱头痛呢,京师的助产钳已经弄出来了,需要在每一个县城建立一所妇幼院,这个是要花钱的,现在还有图书馆,学校。”

    说着转身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衙门。

    破破烂烂的根本就不成样子,前一任的官员,只顾着捞银子,就算是办公也在自家的家中。

    衙门是个什么样子。

    他是一点都不关心,当然每年向朝廷要银子修缮衙门的款项,可是没有少要。

    当然最后全部进了他的口袋,这就造成了一种错觉,当地的官员勤俭节约,两袖清风,廉政爱民。

    可事实上就是,一个个富得流油。

    李定国都没有机会重新修缮一下自己住的地方。

    此时他都不敢想,远在京师的李长庚,对于这种大范围花钱的方法,国库可还支撑的住。

    “要不把你的那些钱,先挪用给我一点,到时候还你。”

    李定国打着商量。

    反正张国维一时半会还用不完,而工程虽然每一天都结账,可到底剩余的太多,这里还没有把明庭宝行铺开。

    就算是存款,暂时都没有办法。

    每一天抱着金山银海的,也很危险啊。

    “嘿嘿,你要是不怕查,想要多少,我就敢给你批多少。”

    挪用款项,是最大,最难以监管的一项财务工作,崇祯在还没有建立起的最高效的财政部门之前,可不敢轻易地疏忽没一点细节。

    为了有人上下做小动作,就给专门禁止了。

    李定国听张国维这么一说,右手扶着额头,摇头苦笑。

    “我觉得你是来看我笑话的,是不是觉得我花钱只出不进很有意思?”

    张国维双手一摊,怪笑道。

    “你总算是说对了,用皇上的话说,老夫就是来嘚瑟的,你能怎么样?”

    “······”李定国。

    他确定这老头最近不正常。

    越活越像个小孩,上次还专门找上门来,说是自家工程队的伙食,都比他们衙门的伙食好。

    这一点没错。

    错的却是他在李定国吃饭的时候说这话,弄得他瞬间觉得自己碗里的饭菜不香了。

    而为了让手下所有的官吏,干活不懈怠,只能提高了伙食标准。

    为此花费了不少的银元,让他本就不多的办公开支,就更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