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君。

    可最后的结果,总是会挑选出来那种根本没啥本事的人。

    也只有这样,底下的大臣们才好夹带私货。

    因为意外,做的好了的话,那就是臣子们的功劳,也会说皇上圣明,要是做的不好的话,那一定是昏君所为。

    和他们这些兢兢业业的臣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要是臣子把持的朝堂太久了,别的大臣们等不及了的话,还可以祭出清君侧来施展自己的报复。

    总之一句话,皇帝不要太聪明。

    太聪明了不好糊弄,自己也不好偷懒,更不好给自己揽利益。

    史可法还记的参加过黄立极他们的一场聚会。

    当时自己可没有意识到他们说的是什么,现在可算是明白了。

    崇祯皇帝明明是接受的儒家思想教育,本应该是向着儒门说话的,可不知为何成了儒学的掘墓人。

    当真和历史上的隋文帝杨坚差不多。

    一位佛门护法,却做了佛门所有人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差点断了佛门的根基,一手还扶持起来了道门打擂台。

    此情此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何曾相似啊。

    史可法暗道:难道历史又要倒回去了?

    只要一想到,隋文帝杨坚干出来的事情,心中一刻都不得安宁。

    而且皇上一开始就免了赋,就是一个很明显的证明。

    “皇上,臣觉得这件事情,还是要从长计议才好。”

    史可法还是用处了“拖”字诀。

    从长计议,就是暂时无法解决现状,搁置下阿里等到以后有办法了再拿起来,至于什么时候有办法了。

    那可就说不准了。

    或许一个月,或许一百年。

    “皇上,臣也觉得兹事体大,需要好好的合计合计。”

    李长庚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眼角余光恨恨的瞪了魏晨一下,要不是这个混蛋,什么不学,去学《资治通鉴》,那玩意是一般人能够读懂的?

    书读个半吊子,就出来忽悠人。

    骗谁不好,骗到皇上的头上了,也就现在没有死刑,也而没有诛连九族的说法,不然非得给魏晨一个难堪不可。

    不知不觉中,在魏晨还不知道的情况下,他自己就被内阁首辅李长庚给恨上了。

    崇祯瞧着面前的两人,一阵无力。

    现在还不是朝堂之上,大臣们还很少,以小见大,他都能想象得到,往后的朝堂大臣们多了之后是个什么样子。

    怕是随便一个小事情,都能够被冠以“兹事体大”来解决。

    “行了,都稍安勿躁,朕心中有数。”

    崇祯烦躁的挥了挥手,不在提这个问题,仿佛这件事情,就这么的过去了。

    可无论是史可法,还是李长庚都心中明白,事情从来都没有那么的简单。

    道院的会议室。

    刘文秀找到晁刚的时候,晁刚正带着人在查看地图和沙盘。

    上面摆放的旗帜,都是大明已经收复了的地方,其中兵力不知多寡,火器的布防怎样都是一清二楚。

    要是此地再有一位皇太极的探子的话。

    那么大明的所有防守,都会暴露在皇太极的眼皮子底下,然而面对大明的火器,即便是知道了一些布局。

    也是只能干看着,无可奈何。

    张鹤鸣没有在此地,他的宣部报刊的刊发,还得去收集资料,坐在屋子里是没有办法写出好东西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