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皇太极对大明的认知。

    还是基于以前了解过的消息,的出来的结论,虽然时过境迁,奈何大明真的是被老天爷给盯上了。

    旱灾还没有结束。

    只因崇祯的政令,刚刚让受到旱灾的地方,能够活的下来人,算是暂时缓解了百姓们对于饥饿的恐慌。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范围的种植土豆,玉米和红薯。

    进一步缓解了,在干旱的时候颗粒粒无收的险情。

    新的农作物,本就是被百姓们抗拒种植的,况且大明的官府,在百姓们的心目中几乎毫无威信可言。

    当然,那只是刚开始。

    随着这三样东西,丰收后的场景,深入人心。

    就连低价没出的种子,都不够用了,也就在今年,虽然旱灾依旧,却莫名的迎来了很有讽刺意味的“丰收”。

    丰收会带来破产。

    这是崇祯从后世的一本书上学到的知识,所以才有了物流转运这样的一个部门成立。

    效果还不错,再加上崇祯隔山差五的弄出一点关于土豆,红薯和玉米的新鲜吃法,很快就被大多数人,当做了主食。

    能饱腹,还很好吃,自然也就很受欢迎了。

    而且存储的时间还很长,完全不怕放坏,商人们或许会因为价格的虚高,不会收,可朝廷一直在为平抑物价做准备。

    自然不会让本就一无所有的百姓们,劳累了一年了,最后出现欠债的情况发生。

    当然,虽然有着种种的好消息,食物不够吃,还是大明面临的一大难题。

    所以,皇太极的这种想法,也不能说不好。

    代善跟在身旁,心中也在想着这个问题。

    他们却没有想过,要是大明不开边市了,那么这种事情不是就没办法发生了?

    搁在他们面前的就是辽河。

    汉代以前称句骊河,汉代称大辽河,五代以后称辽河。

    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全长1345公里,注入渤海。

    由于气候影响,辽河流域内洪水频繁,平均每隔7~8年发生一次较大的洪水,一般的洪水,平均2-3年即发生一次。辽河流域看起来经常泛滥,却神奇的居然是水资源贫乏的地方。

    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更为严重。

    浅浅的河道。

    碎石在河底清晰可见,现在是河流的枯竭期,要是水位一直很正常的胡啊,大明的水军,也一定能够开着战船封锁这一带水上的交通。

    迅速的就能够切断建奴和蒙古人之间的默契,从而让大明可以用处不少的手段,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

    皇太极他们走的这一段流域实在铁岭和西平之间。

    此地已经能够看到有人放牧,只是在看到他们人多的情况下,也不敢前来探视,而皇太极的队伍,也急着回到盛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心情,去找点乐子。

    “过了这段河流,咱们就要回到盛京了。”

    皇太极骑在马上,站在河边,瞧着河对岸。

    骑兵在各自的主子们带领下,依次过河,飞溅起来的河水,玉珠子一样的飞起,又迅速的落下。

    本来清澈的河水,也因此被搅和成了一滩浑水。

    河底的泥浆,也混合着流水,不断的飘远。

    代善也在看着远方,他知道皇太极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只希望已经先一步回到了盛京的阿敏千万不要做傻事。

    刚刚建立起来的大清,可再也经不起内部的折腾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