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年轻人,对于同一件事物的看法,总是和老一辈的大不相同。

    李邦华很聪明,一身的本事,也有一肚子的学问。

    奈何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时代了。

    许多的问题,已经有了另外一种看起来很不合理的方法来解决,至于时刻担忧的那种乱子,似乎也没有出现在眼前。

    李邦华以前不喜欢和人讲道理,因为在他看来,讲道理就是在诡辩,几乎没有一点问题,然而在他看不惯年轻人的做法时候。

    命令的话,他没有这个权利。

    打一架更加的不可能。

    于是他从来都鄙视的讲道理,也就顺理成章的拿出来了。

    不过,每一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他想不明白的事情有很多,在老家的时候,想不明白,为何皇上会免了所有的徭役,那样以后官府的做工,不是花费更大?

    为何要对商人优待?

    不是无奸不商吗?

    又有对儒生的苛刻,这一点他最难受,却又是最无可奈何。

    毕竟他对自己的学问很有自信,可对旁人的道德就不那么看好了,能够通过大明律来规范一些人的道德水准。

    在他看来虽然不可取,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然而,此时面对把朝廷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刊登到报刊之上,李邦华就忍不住了。

    从贵族到门阀,然后再到学阀。

    他们这些文人的权利来自哪里?

    不就是对知识的解释权吗?

    现在弄得所有的解读,满大街都是,那学问还是学问吗?

    此时听闻刘文秀这样说,李邦华就不得不说道说道了。

    “你我走的时候,当时大明的粮价,你又不是没有经历过,突然涨了一倍有余,若不是朝廷立刻出手抑制粮价,现在已经有人因此而卖儿卖女了。”

    湖广地龙翻身之后,朝廷就为了赈灾用出了所有的手段。

    而当时哄抬粮价的,反而不是什么大商人,大世家,而就是平常的小老百姓。

    因为都挨过饿,也太明白在灾荒年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灾情通过报刊传播出去之后。

    各地的粮食,就被购买的一干二净。

    不少手中还有钱,却买不到粮食的百姓们,更是焦急的守在粮店,一步都不肯挪开,若不是当时的商人们,以平价售卖了大量的粮食。

    从而把百姓们手中的余钱都吸干了。

    这一场风波还真就没那么容易平息。

    不过,有一件事李邦华还是没有想明白,就是当时应该会有粮商,趁机赚钱的,反而没有任何的动静。

    当然,这些都是经济问题,他想不明不白,也情有可原。

    刘文秀看着李邦华,一直以来两人之间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忽然间就又翻出了旧账,所表达的意思他也懂。

    无外乎就是这样的消息,朝廷应该捏在手中,只有等到实在无法隐瞒下去了,才发送出来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你这话就说的绝对了,用皇上的话说:未知才会让人恐慌,若是都告知了,有了准备才会减少流言的传播,这一点虽然引起了粮价的上涨,然而,你可曾看到,有人借着湖广地震蛊惑百姓们造反的?这么算下来,朝廷舍出一点银钱,换的整个大明的太平无事,不是更加的划算?”

    刘文秀说这句话的时候,不但是说给李邦华听得,也是说给刘兴祚听得。

    他实在是怕了这些老一辈的人。

    说他们忠心大明吗?

    那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