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不但说的流利,还能引经据典。

    若是去大明考科举的话,或许也能榜上有名。

    当然那是以前的科举方式,对于现在崇祯弄出来的科考方式,戴承恩是得到过一份试题的,曾天真的试着作答,却是在书本上连答案都找不到。

    像什么一个池子进水出水问题,都快要把他绕晕了,也不知道那一个无聊的人,建个水池子,是一边进水,一边出水的。

    漏水还差不多,可那样的池子有用吗?

    “大明现在缺少的是耕牛和战马,若是你们大清能够提供这两样畜生的话,这个边市应该是能够组建起来的。”

    戴承恩透漏着大明的底子,一点也没有因为这样说了,到时候人家会因此而提价有什么愧疚的心思。

    “那么我们大清能够得到什么?粮食?生铁,还是那些神奇的火枪?”

    代善可不像戴承恩那么混账,自己明明最想要的东西就是火枪,可偏要放在最后面提起。

    “这就要看你们的诚意了。”

    戴承恩也不知道,崇祯会不会答应这些条件,想来是不会拒绝的吧。

    他的想法还是以前的想法,根本就没有转变过来,还以为朝廷还是原来的那个朝廷。

    “我们的诚意很足,马匹和牛羊都可以,价格也可以用最低价来买卖,你可以准确的恢复袁崇焕,若是能够弄到一杆火枪,我大清出价一千两银子收购。”

    代善的气魄很足,他们也有人在研究火枪和火药,到现在为止根本就打不到大明火枪的那种威力,而且炸膛的居多。

    已经让他们好多勇士被炸得残废了。

    两人又谈论了一些其他的琐碎事情,双方才分开。

    接下来戴承恩要见的就是大清汉人中,最受皇太极宠信的宁完我。

    自那一次在朝会上,宁完我完善了大清的政务机构,立刻就把黄立极给比了下去,从而成为了汉臣中的第一人。

    温体仁,周延儒,傅木魁等等几乎所有的叛臣,都蜂拥而至。

    只有黄立极一人落寞的被边缘化,若不是皇太极需要一个千金买来的马骨头,黄立极很可能也是众多奴隶中的一员了。

    没有价值的人,皇太极凭什么花费大代价养着吃闲饭。

    然而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可以见面机会。

    “别想了,哪怕你三顾茅庐,人家现在都不会稀罕你一个袁崇焕身边的小军师。”

    拐角处黄立极摇着一柄羽毛扇,到了辽东大清的地方,他也要投其所好,既然整个满人都喜欢读三国,他自然也就要装成诸葛亮的样子。

    而这种风气,从他开始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只要是大明的那些叛臣,几乎手上都是人手一把羽毛扇。

    若是诸葛亮有在天之灵的话,一定会从棺材里爬出来,喷死这一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混蛋。

    免得沾污了他的美名。

    “那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见到大清的皇上?”

    戴承恩在碰壁几次之后,就已经有些病急乱投医了,若是事情办不成,那么夹在大明和大清之间的他们,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

    从没有这一次这么后悔过,为何要放这些混账玩意,越过宁锦防线呢。

    “什么办法都不好使,除非你身上有更大的价值。”

    黄立极是深有体会,这里的人可不管你的之乎者也,论语中庸。

    戴承恩有什么价值?

    和大明近乎失去联系,对中原的消息,也是直到的很模糊,就连现在他们还统领的士兵,都在一块块的新钱币的饷银下,彻底的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