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率先有所突破的并非是杨君山,而是荀爽,这位荀氏之中的后起之秀,荀氏八龙中最为出色的荀六龙。

    “苦学多年,今日就是成道之时!”

    只见儒袍飞荡的荀爽身前漂浮着一张张淡金色的圣页,一直砚龟不知何时出现在虚空。

    灵动乖巧的墨女张口喷出一股馨香的浓墨,小老头似的笔老通体绽放着白色的豪光,被荀爽握在手中。

    荀爽运笔蘸墨,然后在圣页上再次写上三个字:《易经注》。

    三个字突然发出淡淡的金光,一股淡淡的圣道气息扩散而出。

    “早闻荀六龙善治《易》,此次竟然要为《易经》做注,好大的气魄!”

    一旁早被此间动静吸引的儒族诸仙,当下有一位忍不住开口。

    儒族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为核心,儒族发展十万余年,早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注疏体系。

    可以说后辈想要再将五经注解是极为艰难之事,就看颜心远这位大罗宗圣,柳家那位宗圣,成仙数万年,至今也为注出一经就知了。

    此刻荀爽这位不过黄庭境的小修,趁着登仙之际,不但要注释五经,还要注释其中最为晦涩难懂的《易经》,就可知众仙的震撼。

    随着荀爽挥毫泼墨,一股堂皇的圣道气息从儒园弥漫开来。

    突然,只见儒园供奉的万圣殿中,万盏长明灯发出哔哔剥剥的声音,火焰冲天。

    灯火冒出三尺高,整座大殿被长明灯照得辉煌如昼。

    随后,一万长明灯火光突破众圣殿,在万圣殿的上空形成一道火焰虚影,虚影高万丈,直冲星空。

    “明灯冲霄!”

    荀淑已然从感悟之中醒转,看着自家儿子引动的异象喃喃自语。

    只有在圣道典籍形成雏形之时,才有如此异象!

    长明灯可不仅仅是普通的灯,而是代表儒族的方向,是儒族的指路之灯。

    就算封圣的时候,都不会出现明灯冲霄,只有圣道典籍才拥有为儒族指路的资格,才可能成为儒族的明灯。

    随着荀爽奋笔疾书,将毕生所学,尽数书写在《易经注》。

    随着荀爽写完最后一字,只见丝丝缕缕的的纯白之气弥漫开来。

    那纯白之气无边无际,宛如汪洋云海,温暖,醇和,宽厚,凝重,浩瀚,堂正……

    但凡正面的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那纯白之气。

    一股元神巅峰的气势蓬勃而发,卷动漫天的白色云气。

    不待众人从荀爽一朝封圣,着就圣道典籍的震惊中反应过来。

    因着荀爽登仙汇聚的圣道文气,却是终于让杨君山参透了进阶的最后关窍。

    只见其身周五气本源泛起,五道五脏五行本源之气如同五道巨浪垂天而起。

    “五气大成!”

    “浩然正气!”

    荀爽一朝登仙封圣,着就圣道典籍虽然让在场诸修震惊,可不过片刻便恢复过来。

    荀爽出自亚圣世家,有此成就只能说其天资聪颖,可远不如此刻杨君山展现的令人众人惊异。

    前面只道这位星崖之主的孙儿实力不弱,没想到竟然已经五气大成。

    更重要的是,此刻其展现的法分明便是儒族秘传神通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这道儒修传承可不仅仅只是神通那么简单,这道传承秘术实际上涉及到了儒修的方方面面,几乎算得上是一种根本大|法。

    哪怕是在儒修之中,想要得到完整的传承都极为不易,更何况星崖之主这个外人能有几分精髓可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