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旁边的士子见了,也不敢乱说话。一时间,杨继业镇住场面,不过,也不多停留,带着巫素贞往前走。

    张靖海稍微停一阵,见苏文强想说什么,不等同说话,抢过话头,“苏文强,杨咏石是举人老爷,你也敢起疑?别不知好歹。”

    张靖海说了后,冷哼一声就走了。苏文强也知道,这个看起来年少的举人,他确实不好当面质问,心里即使很不甘,士林中的基本规则,却不敢随意去碰。

    看着张靖海的背影,苏文强自然明白,今天自己丢了脸,至于要如何扳回,最终还是要在文会上拿出精妙的诗词,才可稳压住对方,扳回一局。甚至这个少年举人也是,他只要拿不出好诗词,同样可宣传一番,让他文名有损。

    其他人是苏文强的拥护者,自然明白之前的情况,都不敢胡乱说话,免得惹苏文强不满,将心里的怒火撒向自己。

    文中兴和几个人走过来,见这边一堆人情绪异常,便问苏文强,“苏兄,怎么回事。”

    “没什么,文兄,今年文会,我们一定要拿出最好的诗词来。”苏文强狠声说,在士林,诗词就是各自的门面。

    对苏文强等士林书生,杨继业确实不在意他们的感想,离开之后与巫素贞一路看这里的风景。张靖海也不再过来,估计是担心因为他,给杨继业招来麻烦。

    参加迎春文会的士林书生,除了绝对多数的秀才外,还有举人们。不过,这举人也因为之前参加或未能参加京都会试,都没考中,科考受挫,即使参加文会,也不会过于张扬。

    另外就是一些童生,他们是来见识、开眼界的,在文会上战战兢兢,小心着不招惹前辈们不快。

    刘潇杰眼见着杨继业与苏杭士子们的交集,之前也不干涉,主要是他的身份特殊。同时,也想看看这个少年老成的角色,在与苏杭士林子弟往来中,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自然,杨继业与张靖海之间的交谈,刘潇杰虽没听到具体说什么。只要他们有交往,对于张靖海这个人总会有好处。

    “杨咏石,怎么样?苏杭这里的风景还可吧。”刘潇杰说,“这次文会,原本准备放在苏堤那边的,后来却选在此地。也是想让年轻人多看看不同的风景……”

    杭城外的西湖、苏堤,杨继业到过不少次,不过是春天的西湖还没看过。此时,春景还才露出少许,等到四五月间,再来看西湖,看这里的莲、荷,看少女采莲等,才是最好的风光。

    “刘大人,对我说来,苏杭风景无数,传了万世。任何一处,都奇妙而瑰丽……”

    两人说着,边走边看景色,身边不少人见他们,面生却有身份,都行礼让路。两人偶尔回礼,游玩一阵,刘潇杰说,“杨咏石,迎春文会自然不能少诗词的,你的大作呢。”

    杨继业也明白躲不过,说,“刘大人,对于诗词,确实是我最短的一块短板……”

    “杨咏石,就别谦虚了。你的三诗,哪一首不是传世之作?如果说你作诗不好,还有谁敢说会作诗?”

    对于自己作诗的情况,杨继业也很无语。到文朝一年,遇上不少特殊情况,目前自己对圣学经典的理解应该不错了,对科举科考也是有所领悟,但唯独对写诗词却没有什么体会,更没有提高。

    如何作诗、诗词的要求、规矩、格律、用典等也掌握,但总觉得作诗就像隔着一层窗户纸,看外面始终不能清晰一样。

    好些时候,看到美景或心有感触,确实心中想作一首自己的诗词,但最终还是不能。

    杨继业想过这是怎么回事,原因估计有二:一来自己确实没有作诗的灵感,写不出很正常;

    另一方面,对外传诵的三诗都是抄出来的,传世之作,如今要自己写,水准必然相差太多,自己也明知这样的初学诗词,写出来会贻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