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杨忠良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看着幺弟,随后明白他在说什么,“幺弟,你怎么得知?朝堂这边都没接到消息,可不要乱在外面说。”

    “二哥,”杨继业有些无语,当然,二哥和自己相处不多,不了解自己行事习惯,也可理解,“事情轻重我还是知晓的。我想,这个事情很紧急,你去找父亲说吧。右丞相府这边,如果能够早一步做准备,对救灾有利。”

    “……父亲那边?好,我去说。”杨忠良也明白,杨继业目前还没有职位,功名不过是举人,确实不便于进右丞相府。

    杨忠良站起来准备走,杨继业笑了笑,说,“二哥,先别走。我还有几句话要说,这次赈灾,二哥能不能主动争一争,作为赈灾钦差大臣,做好救灾事宜,那是不小的功业。”

    “幺弟,这个钦差大臣我可能不适合吧……一是争不来,再说我也不是很懂……”杨忠良毫无自信,在幺弟面前也不掩饰。

    “二哥,你先看看这个吧。”杨继业说,“只要你把意愿告诉父亲,自然有人运作。至于到豫南那边,这些事情并不难的。已经有一些人去了豫南,开始在那边做事了。二哥真到那边,肯定有人帮忙的。

    二哥,你要是不想去,那我叫韩泉大哥去。这样的功业,还是要争一争的。”

    “啊,那……还是我去吧。”听杨继业这样说,杨忠良虽没有把握,却也不想将机会递送给韩泉,哪怕是亲戚关系。

    杨继业选二哥杨忠良的意思,是他再不建功立业,升迁都没有机会。这对杨家说来,是非常不均衡的发展。

    如今的杨家,就杨盛文一个人在支撑。杨忠良和女婿都有职位,可地位低,影响力小。这固然是因为杨盛文对子女没有做特别的倾向和提拔,也是其他势力的人,希望这样的局面,而杨忠良他们自身也存在明显的弱点。

    如果杨忠良对朝堂有功,提拔升迁,杨盛文也不会刻意去压制。杨继业之所以首先二哥杨忠良,而不是韩泉,确实不存在亲疏问题。

    不论是杨忠良还是韩泉,只要去了豫南赈灾,那边有官衙体系、有陈老头等民间力量,还有青年军的三师三千战士,又有什么事情做不好、理不顺?

    这三千青年军,杨继业打算用他们做自愿者来用,参与赈灾工作,维护灾民居住点的秩序,也对朝廷和大户捐赠的钱粮流向进行监督。谁想贪墨赈灾的一两银,估计都难做到。

    “二哥,放心吧。我会让二哥吃亏吗。”杨继业笑着说,将之前写好的赈灾陈条草稿递给杨忠良。

    杨忠良拿了陈条,虽说之前没接触过这些实际的工作,看到这一条条的要求和具体做法,也是看得懂的。

    “小弟……”杨忠良有些疑惑,“你……写的?”

    “嗯。不然,我怎么会找你去做?”杨继业微笑地说,“二哥,这些事情你也可以跟父亲说,问问他老人家,看是不是可行?其实,即使以前没人这样做过,只要仔细琢磨,就明白其中的道理。是不是?”

    杨忠良见杨继业如此说,便又看了两遍。陈条并不多,当然,每一条所提出的要求都细致,落实执行,完全有分寸和依靠。

    “幺弟,在驻扎地周围撒石灰,这个好理解。必须要挖茅坑,人人去茅坑便溺。山野村夫,谁愿意如此做?”杨忠良说。

    “不按照做的,也容易,抓出来,让他打扫卫生,清理茅坑。”杨继业笑着说。

    “管吃管喝管做事,还有管拉撒的?”

    “二哥。洪水过后,遍地污浊不堪,瘟疫病虫泛滥。赈灾点再不多加管理,瘟疫一起,单靠药汤能够救下多少人?功夫坐在源头上,对生水进行管理、对居住区严格管理,就可让这些人少生病和不生病,扛过半个月,一切就会好起来……”

    “从源头堵截……”杨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