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灾民居住点有县衙的人在这边管理,见杨继业等人到来,一看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二三十人走过来,当即有衙役来拦着。

    “这位少爷,这里是灾民居住点,可不是玩的地方。”一个衙役稍微严肃地说,没有呵斥杨继业等人。

    这些人都骑着马,可用鲜衣怒马来形容,一看就是身份高贵而且还不是排禾县人,自然不能轻易招惹。

    “你是这个灾民居住点的管理者?”杨继业微笑说,“我们从京都而来,受太子府和钦差大臣所差,专门核查各地赈灾陈条落实情况。你排禾县尊何在?”

    衙役听杨继业这样说,心里一惊。县衙确实传出过,钦差大臣会派人到三府四州各处的灾民居住点进行检查,主要是看赈灾陈条的落实情况。没想到,今天真有人来核查。

    衙役当即要跪下叩头,杨继业拦住,说,“你先看看钦差大臣给我的手令,核对清楚后,带我们看居住点吧。”

    与二哥分别之前,杨继业就做好了准备。这样的手令不仅他带着,还给青年军三师的连级军官都准备了手令。如此,青年军在豫南地区做事情,才具备合法身份。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做,青年军就是钦差大臣聘请的临时工作人员,到地方后,代表钦差大臣办事。

    也只有如此,地方上的官员,才会听从。不然,青年军战士和军官,都是一些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地方官员如何会服从?

    衙役也懂得,这时候,对杨继业反而有不少好感。这个举人老爷没有接着身份欺压于他,在文朝的惯例中是少见的。

    衙役看了手令,盖有鲜红大印章,也说明了杨继业等人的身份。衙役恭恭敬敬地将手印还给杨继业,随即带着他们进居住点。

    从外面看,居住点并不怎么规范,也凌乱,走进居住点看,里面还是按照赈灾陈条的要求,在简易房屋四周挖了水沟、撒了石灰,也做了公共厕所。

    不过,也看得出、闻得到一些异味,那是因为居住点的人们,并没有按照赈灾陈条的要求,大小便要进公共厕所去解决。随地大小便的情况依旧存在。

    看了几处简易房子,杨继业对衙役说,“你认为排禾县这里对灾民居住点的管理,有没有达到赈灾陈条的要求?”

    衙役头稍微低下去,说,“我们人手不够,这些灾民到居住点来,又不是一村一寨的人,管理上难度大增。特别是大小便如厕问题,那些小孩、老年人都说不听。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饮水的问题,赈灾陈条要求每一个人饮水,都要烧沸后才能做饮用水,可这些人习惯了见水就喝,完全不管怎么要求……”

    “赈灾陈条的要求,目的是什么。县里这边可知道?”杨继业说。

    “老爷,县里也知道的。”衙役说,“就是为了防疫,不让灾民们有瘟疫发生。”

    “瘟疫一旦起来,哪怕不是瘟疫,痢疾传染也会很严重的。是不是?”杨继业说,“赈灾陈条,就是让灾民能够安全度过这一段最危险的时段。县里在居住点的工作难度大,那就多想想办法。

    一是在施粥之前,让每一屋将赈灾陈条念出来,对照他们平时的做法,要他们自己反思;

    二是真不听劝的人,抓一些人出来,饿两天,其他人就不敢了;

    三是让各屋选出管理人员来,既要管理自己这一屋,也参与检查和监督其他房屋的灾民,是不是完全按照赈灾陈条进行落实到位,对检查出来,不到位的人,减少领粥额度,以示惩戒。

    饿一两天不会死人,但疫病一起来,想活下去的人就没几个了。这个道理,要跟灾民说明白,他们也不至于不惜命。”

    衙役听了,忙表示受到教诲,会第一时间跟县尊禀报。杨继业也知道,作为一个衙役,在灾民居住点确实不能做到多少事情,但这些灾民的管理,又要完全依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