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高低来算,恐怕是我大宋的军医高明些。奈何数量太少。这定海军中,每十人就有一人能充作军医,在战场急救上作用巨大。”

    定海军的体制,决定了他们强调精兵勐将的作用,所以郭宁也格外注意军医。他在军校里,就有传授战场急救的课程,教材里甚至包括南朝的医书《急救仙方》。在士卒们的日常训练里,他也同样制定专门的条例规范,甚至将之与士卒的提拔擢升联系到一处。

    赵方所见,那些在马匹背后背负青囊之人,便多半是什将手下的擐甲正军,地位比一般的甲士更高,可以视作什将的助手。

    他们的医术自然低劣极了,所学无非是些战场止血、紧急清洗伤口,防止感染的小伎俩。

    但这种小伎俩,现在就已经很管用了!

    赵方很清楚,战争中的伤亡,很多不是在厮杀中直接造成的。伤者在战后或受伤后的一定时间内得不到救治而死,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如果是宋军遭了这样规模的火攻,那别说救不出人来,便救出人,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死。定海军却能将紧急施救的技术普及到这种程度,对大批伤员展开大规模的紧急救治!

    赵方粗略估计,那么多伤员里,至少能活下来五成,而继续在军中服役的,不少于两成。

    两成的比例,已经高得惊人。怪不得那郭宁十万火急的冲到城里,他不光是想着报复,他是真能救人、真能抢时间活人的。

    而经历过一次生死考验的战士重上战场,轻易就能成为军队的骨干,做到一以当十!

    古人云,见微知着。既然知道了这些细节,进而推算定海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定海军政权的治理能力如何,并不困难。从推算的结果来看,这样一个政权,真是大宋能够谋算利益的对象吗?

    就在赵方陷入深思的时候,有定海军骑士搬运本方伤员,恰好经过一群宋军伤员集结之地。此前两方争夺城门时,爆发的战斗短促却勐烈,宋军死者上百,轻重伤者更是足有两三百人之多。

    定海军得势之后,倒不阻止宋军收治伤员,于是孟宗政带着一些部下,将他们收拢在看街亭以北的岔路上。

    一名宋军伤员昏昏沉沉间,忽然看到本方同伴替定海军推车送水,大概是伤痛冲昏了头脑,他奋然站起呼喝,指责定海军杀伤宋人,还要驱使宋人为苦力,实在过份。

    周围一片哗然,都以为定海军必然严惩此等狂徒,却不料几个定海军的军官商议了下,派人送了两个青囊过去,又让一个士卒比划着,指点宋人如何应用青囊里的药物。

    赵方再次叹了口气。

    短短片刻,他一声接一声地叹气,也不知道哪里来那么多的哀怨,以至于周边好几名定海军骑士都举目注视。

    迎着他们的视线,赵方忽然唤道:“军爷!这位军爷!”

    始终盯着他们的一名定海军都将催马过来。或许得了郭宁的吩咐,都将在马上行了个军礼,但脸色很是警惕:“何事?”

    赵方执着自己的竹制马鞭,递到都将眼前:“烦请军爷将此物带到城外,交给我宋军的神劲军统制扈再兴。他掌管着辎重营,能调动更多的车辆和盛水器具。另外,我军还有专门的漉水囊和包茅,用以过滤净水有奇效,必定有益于贵军的伤员,还请不要疑虑,尽快取用。”

    都将有些狐疑地接过马鞭,捏在手里抛了两下,见赵方神情诚恳,他的脸色稍微和缓些,旋即携着马鞭,奔出城门去了。

    须臾之后,城外宋军后队集合的车辆也投入到运水的队列。数十枚内缝两层绢布,圆径五寸的漉水囊送到定海军手里,其中奥妙使得定海军的军医们啧啧称赞,立刻受到欢迎。而后几捆包茅送到,也都得到运用。

    都将折返回来,态度变得恭敬许多。他双手捧着马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