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次辅大人让人叫来几名外面商行的账房后,询问一番,然后……最后次辅大人也只是让下面的人去市面上买了几本基础算数,让户部的官吏通读……”

    乾清宫中,一名御前营将领恭恭敬敬的将刘起元的一言一行,皆是汇报而出。

    “行了,朕知道了。”

    天子放下手中奏本,眉头紧皱,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时代的局限,就是如此!

    儒家的传统思想,以讲究的是修身治国平天下。

    读书人,目标皆是当官,哪怕不当官,也是为了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大儒。

    算数这种未来时代的堂皇大道,在这个时代,不过是被读书人不屑一顾的小道!

    这是源于思想上的根深蒂固。

    就算是他,也不可能一下子去扭转,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去潜移默化的贯彻入人心。

    不过,自古至今,统治者想要弘扬什么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需求。

    如整个天下,对算数,没有需求存在,那不管他怎么弘扬,最终也逃不过落寞的下场。

    只有创造出需求,如他布局的钱庄商行,乃至于未来皇权下乡后统筹天下民生经济,那庞大的算数需求,自然而然,就必然会滋生对算数的需求。

    就如从一开始,他就投入海疆钱财人力物力维持的一个个军械厂,慢慢演变的火器,滋生出对算数的庞大需求,而在战争的需求之下,最终也会让武勋军队对算数愈发重视。

    而数学,为根基所在!

    而他现如今要做的,就是维持呵护住算数的幼苗,尽可能的扩大,乃至发掘需要算数的事情,从而慢慢的让算数为统治阶层所看重,最终,登堂入室。

    如刘起元这种传统官员,哪怕再传统,在时代慢慢的发展之下,也只能慢慢的接受这种思想观念的改变。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得将孔家搞定,不然的话,这一家所谓的圣贤一脉,若被有心人怂恿,出来搅局的话。

    以孔家的根深蒂固,贯彻人心,那他费尽心机,最终搞不好也会毁于一旦!

    当然,哪怕没有这个原因,他也不允许思想意识形态的解释权,主导权,掌握在一个延续了数朝数代,堪称顽固的所谓圣贤一脉手中。

    “传朕旨意,让武院司正徐光启入宫觐见。”

    思虑片刻,天子缓缓道出了这一句话。

    一旁侍候的王五连忙小跑上前,朝天子一拜,拿起天子旨意后,又是一拜,躬身退去。

    天子沉吟片刻,目光流转,最终定格在桌面上的一封已然拟好,只差盖上天子大印的调令。

    调武院司正徐光启为工部侍郎。

    注视片刻,天子眉头俨然愈发紧锁,毫不夸张的说,徐光启此人,完美符合他对新时代文人的所有期待与向往。

    其一,重视数学,乃至身体力行,翻译几何原本,编写“勾股义”,“测量异同”等数学著作。

    其二,知道数学的巨大作用,如他登基之初,他便上奏要修正明朝留下的授时历。

    并且,在疏奏中,还详细论述了数学在天文历法,水利工程,音律,火器兵法及军事防务,各种建筑工程,舆地测量,制造钟漏等计时器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甚至还冒天下之大不韪请求他这个天子向整个天下推广武院之中的那些智慧结晶。

    其三,颇懂军事,且极为重视火器的制造研发,就连他这个天子,曾经他初学兵法,研读的那些关于火器的兵书,大半都是此人编写。

    其四,重视农学,乃至精通农学,甚至还编写了“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泰西水法”等等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