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国家那么大,偏偏在孙暠眼里问题又那么多,想着涂涂改改,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甚至还想着继续扩大地盘,让这块「画布」变得更大一些。

    可人口就那么多,赋税也那么多,很想法都不得不顺延。

    什么叫做矛盾,矛盾就是人口少就希望它暴涨,这样才有赋税。

    可人口真的上去了,社会资源分配完毕,又要头痛怎么安置这些每年暴涨的人口。

    华夏古代交出一个答卷,那就是让多出来的大部分的老人,和一部分的小孩饿死冻死。

    降低新增的同时,把拖累社会发展的老年人去掉,保证青壮的比例。

    不人道归不人道,却最合理。

    问题社会,主要是科技和医疗会发展。生活越来越好,平均寿命也会越来越长。就如同许多制度和思想一样,会逐渐被时代淘汰。

    而一昧保守,不会进步的华夏文明,就不是华夏文明。

    「惨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孙暠少不得叹了口气,「突然闲下来,不知道做什么才好。」

    「噗呲」几女不由得笑了起来。

    孙暠的这个闲,换做是别人,怕是忙得休息的余地都没有。毕竟每天要批阅的政务那么多,还要隔三差五关注科研进度,建设进度和农业进度。两三个月,还要去看看教育方面的进度。

    多亏他那么「兢兢业业」,下面的官员都不敢偷懒。被训斥一顿还好,贬职甚至是丢官才要命。

    最辛苦的皇帝,都那么拼命,他们这些只是分管一方面的臣子,连本分的事情都做不到,传出去百姓都不同情你,甚至觉得你就不配这个职位。

    总有总下游的京官,会在酒肆抱怨「华夏朝的官员难做」。

    只言片语被路过的人听进去,少不得去找人炫耀一番,期间也有宣部和暗卫的推动。

    于是百姓基本都知道,华夏帝国能成事,是有一个勤勤恳恳,而且天赋异禀的皇帝。

    甚至可以说,是下面的官员无能,所以拖累皇帝的发挥。

    普通人大多是这样,往往会忽略「天赋异禀」这个概念,集中在「兢兢业业」上。

    「苦也……」官员们只能默默忍受,然后埋头苦干。

    直至今天,张松出面谏言,孙暠不得不刹车,下面的官员们算是松了口气。

    只要不加码,就手头上这点工作,还能撑得住。

    日子就这样平平澹澹的过去,有那么两三个小时空闲的孙暠,自然是霍霍家里的小屁孩去了。

    华夏帝国的公主和皇子们,可巴不得这样,毕竟父皇陪自己玩耍的时间又多了。

    他们的年纪到底还小,大概根本想不到,自己从普通家庭,提升到帝国最尊贵的阶级。

    甚至后来出生的,大概只会知道,自己天生就是皇子和公主。

    这也挺好,孩子不会出现阶级剧烈变化,心态无法转变的情况。

    从小就能接受皇室教育,以后也能成为帝国合格的继承人。

    ………………………分割线………………………

    洛阳之外,主要是西北和北方,岑溪和孙策可是在不断招揽,忙着远征的事情。

    开春就在准备,半年的时间,目的自然是入秋后的远征。

    「操练得怎么样了?」孙策询问。

    「骑兵已经可堪一用,弓弩手那边已经成军。只是军中无出色的将领,我们的敌人可是鲜卑……」周瑜有些担心。

    陈武等人本来打算跟随,最后孙策让他们好好留在军中。此番前途未卜,不能因为自己拖累他们。唯独吕蒙,说什么都要跟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