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华夏帝国大统三年春,憋了很久的西北军团,开始朝着羌人发动全面进攻。

    原本三个军团,如今就只剩下一个,不过军团到底是军团,羌人和西南的蛮人,怎么打全部由鲁肃安排。

    甚至于地方官员,也就是凉州和益州,甚至是交州的官员,都要协助他们。

    这修桥铺路,物资补给什么的,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不黄承彦去年安排人手去考察,规划已经送到孙暠这边。结果孙暠又完善了一番,就等着筹备好物资人手,开始陆续动工。

    按照规划,全部工程二十年后完成,从此关中进入汉中的通道,将畅通无阻。只是真正的难点,还是汉中入蜀的通道,这个没有四五十年,未必能修缮起来。

    可想而知,一旦这个工程竣工,那是千秋万代,惠及巴蜀百姓的事情。

    话虽如此,一旦打仗,总有人会把这条道路破坏掉,来封闭进入巴蜀的通道……大概也是意识到这个问题,前朝才一直不想修。

    毕竟第一个破坏巴蜀通道的,就是大汉的老祖宗。

    “巴蜀的通道姑且不说,朕带你们去看点东西!”孙暠示意官员先不用说下去,起身朝着外面走去。官员们面面相窥,最后也只能跟上去。

    如此一路来到暖房,这是按照孙暠的意思,用透明玻璃建造起来的,里面的气温一直恒定在某个温度上,很暖和。

    外面的玻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私下被群臣戏称为‘水晶宫’。

    “欢迎来到朕的温室,当然你们私下好像叫做‘水晶宫’?”孙暠看向群臣。

    群臣也就笑笑,陛下偶尔会开开玩笑,没必要太担心。换了别的皇帝,一个‘诽谤君上’,可能就抄家灭族都有。

    “朕这些年,一直让人收集天南地北,甚至海外的物种,你们私下有人说朕‘玩物丧志’。当然也有些人清楚,朕从来不会把精力,放在没什么用的东西上面。”孙暠看向群臣。

    大家还是保持着平静的表情,只是难免有人眼神有些躲闪。

    “不废话,带你们看看朕的这些‘收藏’,以后农学院那帮家伙,到底是要接管过去的。”孙暠感慨,这年头对农科的重视不够,依靠传统选育,效率太低。

    孙暠就把农学院一些学生,甚至一两个老师调过来,让他们跟着自己去种,看看他们能学会多少东西,哪怕多会一些,也足够他们受用一辈子。

    “看到这个没有?”孙暠指了指前面大丛的植物,“这就是芋头,交州甚至江南也有,只是块茎太小,不过茎拿来做芋苗倒是不错。”

    说完招了招手,立刻有人拿出一个碟子,里面是腌制好的芋苗。

    群臣分别用竹签尝了尝,味道还行,可以作为咸菜。

    “这边这批,是在南阳诸岛收获的品种。茎叶比较小,营养都集中在块茎下面。”孙暠指了指另外两个品种,又有人把蒸熟的芋头拿了出来。

    群臣们品尝一下,发现这玩意很糯,香味也特殊,识货的就知道,这玩意顶饱。

    “目前改良出两个品种,一个是大统三号芋头,根部块茎足足一斤以上,已经具备育种和普及的基本要求。另外一种根部分成若干个块茎,加起来也有一斤,同样可以开始普及。”孙暠介绍。

    “那岂非一亩的产出,比主粮还要高一些?”懂农事的官员立刻反应过来。

    “不然朕千里迢迢,让人从南洋诸岛弄回来干什么?以后经过进一步育种,说不定产量还能继续提升上去。尤其它作为粗粮,宜菜宜粮,再加上芋苗,百姓的日子也能过得好些。”孙暠点头。

    “陛下圣明!”群臣有些激动,更多是感慨,曾几何时,他们还要限制产量来给家族牟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