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奶奶,祖宗……”

    冯三立不住的求饶,陈宝珍和何玉玲这才答应,不把这事告诉陈扬。

    冯三立走后。

    陈宝珍问何玉玲,“你说,要不要告诉陈扬?”

    何玉玲说,“宝珍姐,你说咋办就咋办。”

    陈宝珍想了想,“等等再说吧。要是冯三立真的坏了陈扬的事,我肯定会告诉陈扬。”

    “我听你的,宝珍姐。”

    陈扬不知道冯三立两面三刀,傻乎乎的骑着自行车,来到区公所所在地十年公社。

    十年公社有公路通过,区里的一些机构,就设在公路边上。

    那时候的“区”,与现在通常说的“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那时候的区,是县里的派出机构,有区委和区公所。

    区委和区公所下辖若干个公社。

    区里也有一些常设机构,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等都有。

    区食品公司,实际上是县食品公司的下设机构。

    公司的负责人也不叫经理叫主任。

    冯三立口中的“主任”姓曾。

    曾主任脸上挂相,接过陈扬递来的申请报告,看也不看一眼,就扔放到办公桌上。

    “你这个东西,我要花点时间看。接着我们还要讨论,然后我们再做研究。”

    “曾主任,能不能现在就看,现在就给我批准?”

    曾主任翻了翻两眼,“你当是小孩过家家啊?你先回去,等批下来了,我会通知你们陈蔡公社的。”

    陈扬没办法,只好离开食品公司。他也没有想到,养猪需要审批,审批还得等待。

    十年公社的十年街,没啥好玩的。

    整个城北区,一共七个公社。每个公社都有街。

    相比之下,衡峰公社的衡峰街,是全区最有规模的,能进入全县十大集镇行列。

    陈扬准备回家,过几天再来问问。

    都骑上自行车了,陈扬才想起来,难得来区里一趟,应该去看望一下狄国梁叔叔。

    狄国梁还在区派出所,还是所长。

    以前的区派出所,加上狄国梁才三个人,平时也忙得不可开交

    现在的区派出所,在边上造了几间新房子,人员也增加到八人。

    以前一人一辆自行车,现在多了一辆三轮摩托车。

    陈扬进了派出所,有人拦他,他说明来意,那人把他带到所长办公室门口。

    看到陈扬,狄国梁很高兴。

    “哎呀,是小陈啊。快进来,快进来。”

    陈扬有点拘束。同样是父亲的战友,在童四平面前,陈扬敢于畅所欲言。

    狄国梁还是热情,陈扬的事他都知道,但还是听陈扬说了一遍。

    “干得好,干得好。小陈,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陈扬不说养猪,却说内心的一个困惑,“狄叔,我想咨询一下,我借钱给别人,帮助别人做生意,是不是合法的。”

    狄国梁笑着反问,“童四平,老童他怎么说?”

    “童叔说他不知道,让我问问你。”

    “哈哈……这个老童,他耍滑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