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青少年的世界跟成年人的世界是有隔阂的,即使是警方的询问,有些青少年出于各种原因,可能也不会说的很清楚……”

    柳景辉强调过后,再道:“如今过了10年了,当年14岁的孩子,今年也24岁了,我觉得这反而是一个好机会。初中时觉得困难无比的事情,哪怕是很羞耻或者很恐惧的事,如今回想起来,应该都不再是问题了,再跟他们询问询问,或许能有收获?”

    这一次,苏山明都忍不住点头:“确实,当年可能觉得难以启齿的问题,现在应该都可以说出来了。这块我继续跟进。”

    柳景辉看向郎亨。他依然是省厅专家的角色,没必要指挥昌勒市的人。

    郎亨点点头,道:“可以,山明你继续跟进。”

    推理也是要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的,柳景辉不断的推进侦查的方向,也是需要其他刑警帮忙落实的。

    讨论完了这条线,柳景辉略感振奋,再捋着思路,道:“从人的角度来说,受害者的丈夫,也就是之前的第一嫌疑人,他的关系网,我看你们也是查过一遍的。”

    “那肯定。”郎亨轻点头。

    “不过,你们当年应该对这名嫌疑人的信任很有限吧。我觉得有必要,将他的供述再重新拿出来,深入调查一下。”柳景辉这一次提出的还是大方向,意味着又有20名警察要度过一周左右的大长班了。

    “可以。”郎亨立即答应了。

    “江队,你呢?”柳景辉看向江远。

    “我现在也没有完整的思路。”江远回答了一句,接着看看柳景辉,道:“要说的话,我建议做微量物证吧,多做一点,多取一些样。”

    “做……多少?”郎亨咬咬牙。

    “给收集的物证都做一场吧,我再标记一些证物,回头可以多取几个点的样。”江远回答。

    反正,没有思路就广撒网呗,这其实就是柳景辉的策略。他从省厅到地方,大大小小的案子做了不知道多少,许多大案要案,其实就是用这种个不要脸的方法侦破的。

    江远有样学样,瞬间也就从没有思路,变成了没有思路。

    相比于dNA,微量物证针对的是人体以外的其他物质,但效能和敏感度,与dNA是有的一拼的。

    “全部都做一遍?现在做一次微量物证的成本,起码就要500块。430案遗留的物证数量,全部做一遍,岂不是要几千上万件?”

    “那就先做标记的证物,回头再慢慢扩大吧。”江远很讲道理的表示理解。做微量物证本来就比较慢,本来也就要一批批的做的。

    “我争取多做一些次。”郎亨猜得到江远的想法,装不知道罢了。他虽然是付钱人,但也不得不承认,柳景辉和江远提出的方案,都是非常具有实操性的。

    不管是柳景辉的思路,还是江远提出的微量物证的方案,都突破了前两次专案组的禁锢,不得不说,这才是最有希望的侦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