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个月的人工开销就要十多万,而且,房租也快到期了,他的经济状况应该挺糟糕的。这个会不会是动机?”

    犯罪动机无外乎三种,财欲,性欲和攻击欲。经济状况理所应当的是关注的重点之一。

    小屋子里装了有七八个人,热乎乎的,一个个都有点躁动,就此议论起来:

    “受害人岳灵除非把房子卖了,否则,都填不上他前男友的这个无底洞,而且,唐维理杀了她,有什么好处?”

    “这个火锅店是两人分手前开的还是分手后开的,会不会有什么经济纠纷?”

    “火锅店的秘方?”

    “这火锅店都快倒闭了,秘方值个屁钱。”

    “两人会不会在秘密交往?男方的火锅店的经营状况变差了,以前的许诺无法达成了?成了?”

    每个人都在猜测,讲的似乎都有点道理,但也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

    有性格差一点的,已经在薅头发了。

    如果说警匪双方有公平的角逐点的话,心理上的角逐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

    当犯罪嫌疑人一方在自我怀疑和煎熬中的时候,警察其实也是处于自我怀疑和煎熬中的。

    而以负责人的眼光去看众人的讨论,也能说明一个经典的道理:推理有个卵用。

    “一氧化碳的来源查的怎么样了?”江远出声打断了众人的议论。

    “暂时还没消息。”王传星查了一下,回答道。

    他其实也一直在思考,单就他个人的思维模式来说,寻找证据是他需要考虑的第一位。

    本桉最重要的证据,就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可以自己生产,汽车尾气或者不完全的燃烧,都有可能制造一氧化碳,所以,就稀缺性上来说,一氧化碳不值一提。甚至空气中本身就有。

    但受害人的死亡方式是急性的。众所周知,一氧化碳导致的死亡,通常有三种,分别是闪电式的,急性的,慢性的,后者往往需要半个小时的死亡时间。典型的比如烧炭自杀,死的就很慢,属于是缓慢生产的一氧化碳,缓慢的杀死了人。

    要达到急性的一氧化碳致死,一氧化碳的浓度就要足够高,足够多,自己生产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很难达到这个要求。

    这应该就在凶手的考虑当中,如果不是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的话,等受害人意识到不对,直接就开门出来了。

    假设唐维理是凶手的话,他如何获得的高浓度一氧化碳呢?

    无非就是线下线上两条路。

    线下的话,可以走访相关的店铺,线上的话,那就是查销售记录了。

    线上按说已经查过一轮了,线下则是周大队在查。

    江远想到以前去家里的商铺收房租,那些经营不善的店主们,腾转挪移,各种找钱付款的模样,转头对王传星道:“唐维理是做生意的,手底下可能不止一个账户,你们问问火锅店的员工,尤其是管财务的,把唐维理的其他账户找出来,看有没有购买一氧化碳的记录。”

    “唐维理名下的账户都已经查过了……您的意思是,账户不一定是他自己名下的?他们店里其他人的账户也查了几个。”王传星一边说一边找记录。

    江远道:“再往外扩扩,碰碰运气。”

    “是。”王传星答应着,开始打电话安排人员。江远都说是碰运气了,那就要扩的大一点,现在桉件基本已经侦破的状态了,确实是可以肆意一些。

    晚间。

    江远一群人去吃长阳市的羊肉粉。

    羊肉汤是至鲜,里面不管是混了面进去,混了粉进去,只要不抢味,都是极美的,到最后,只要店家沫子打的够勤,秘方别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