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么爬到这个职位的?”

    领导指着他说道:“这位同志叫刘安民,华清大学社会学的毕业生,后来在加州伯克利大学攻读的经济管理学硕士和博士,在读期间,就在导师的带领下处理过一些丑国商务部的案例,后来又在摩根工作了两年,现在回国效力,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团队中的一员。”

    “履历很辉煌吗?”江华笑着说:“我怎么觉得跟以前那些接受基金会赞助的学者一样呢?”

    几个中年人和年轻人对江华的话没什么反应,这是两个年纪最长的领导,先是惊了一下,然后用狐疑的目光看向这位刘安民,他们对江华的话可是一清二楚。

    其他人不知道,他们这些人可是知道张华说的这些急救基金会赞助的人是个什么情况,也得益于江华的提醒,才能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免去了一场大麻烦。

    刘安明更不知道江华的话中杀机毕露,而是得意的说道:“那些能得到基金会赞助的留学前辈,是因为他们的学识出众,所以才得到基金会的赞助,而我也是因为学识出众,才能够经历这么多实践。”

    江华冲他拱拱手:“受教了,那我倒是愿闻高见。”

    刘安民对着江华竖起一根手指:“世贸组织所倡导的是自由贸易,而你的这篇文章就是和自由贸易的理念唱反调,会给我们谈判工作增加很多的麻烦。”

    “自由贸易?”江华忍着笑说道:“你这番腔调不像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团队的成员,更像是丑国的商务部长。”

    江华说完又来一句诛心之言:“你这个曾在商务部帮过忙的人,有见过丑国的商务部长吗?”

    刘安明都问的愣住了,江华早就吃准了,这人就是一小喽喽,怎么跟能跟着他的导师处理商务部的案例,事实肯定有,但绝对增加了很多美化工程,充其量他就是一个倒咖啡买三明治的跑腿儿碎催。

    看他愣住了,江华马上嘲讽到:“不会吧,你都在丑国商务部帮他们那么大的忙了,丑国商务部长都没有接见你一下,他们这也太不懂人情世故了吧,错过了你这么一大才,真是可惜了了。”

    求月票,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