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西一棒,自己也置办了不少产业,不过太不集中了,都是各管各的,这样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所以他心里就酝酿着成立一个真正的集团公司,把所有的企业统一管理,以应对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迎来的各种挑战。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人才,电影里面台词讲的好,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江华现在急需的就是一个全方位能够掌控整个集团管理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到哪里寻找呢,江华其实已经有腹稿了,丑国这样的人才哪里出产的多,有人说是那些商学院,其实不然,这样的人才西点军校出的比较多,所以江华就准备在那些退役的高级干部当中寻找一个这样的人。

    江华的优势就在于他的人脉比较广,四处托朋友打探有没有这样的人物存在。

    没想到这一打探,还真打探出一个大鱼来。

    有位大才,叫徐连广,今年四十多岁,军官转业,后来在一个国营大厂里面做到了厂长,也是他一手主持的这个国营厂改革,后来公司蒸蒸日上,他被升上去了,虽然说坐办公室生活比较惬意。但是没有实际工作,让他浑身不舒坦,听人说,最近是琢磨着自己下海了。

    江华明白这是一位实干家,就想着见见面,聊一聊,如果合适的话,聘请他作为自己公司的总经理。

    江华请的人比较有面儿,许连广一听说是江华这个鼎鼎大名的人找他,也很赏面儿的答应见面。

    双方东来顺见的面,一边涮锅子一边聊事儿,咱们国家自古以来都喜欢。吃一边说事,毕竟吃是一切。

    上来,江华先跟他套了一下近乎,算是拉近一下距离两个人熟络一些以后,江华直接问道:“徐先生,听说您有心从体制内出来,想要自己创一番事业。”

    徐连广点点头:“没错,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那我能知道一下,您是想自己为后代留以后再有一份事业呢,还是纯粹因为在体制内干的不大舒服想跳出?”

    徐连广笑着说:“我儿子今年大学毕业。马上要读研了,以后肯定要进研究所的,他对产业什么都不关心,我就是因为我这个人闲不住,所以想找点事情来做。”

    求月票,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