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回答,之所以找弗拉基米罗维奇来问询,就是为了以后打算。

    在安德列夫的引荐之下,鲍里斯并没有直接接见江华,而是让自己的特别助理跟江华进行了一次长谈,事后,安德列夫带来了鲍里斯的反馈,他整个团队的人对这个协议都持欢迎态度。

    江华立刻给国内反馈信息,国内也是欣喜若狂,立刻组织了一个代表团赶赴千顶之城。

    江华开始过问自己手下的企业,他当初收购的企业有生产大型农具车辆的企业,一旦这个协议达成,远东地区就需要大量的拖拉机、收割机等等农用车辆,此时不抓紧生产更待何时。

    江华匆匆到待了不到一个月就赶回国内,他旗下的企业一切正常,因为有国内市场的托底,效益可以算是大毛熊最好的那批,除了那些石油大鳄,谁也比不上。

    江华赶回国内可是有原因的,计划委员会的领导找他,江华差不多彻底无语了,这是赖上他了。

    “找你两个事情,第一,西伯利亚农场的事情初步敲定了,我们在东北已经开始进行组织了,到时候肯定机械化操作,你在大毛熊有这方面的工厂,这价格得好好划拉一下。”

    江华点点头:“价格我可以给你们最优惠的价,不赚钱都无所谓,收购这些工厂,我得到的好处不是工厂本身,而是工厂的技术储备。”

    领导满意的点点头:“第二个事情就是明年这个时候,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组织上想把你们这些重型企业召集起来开个会,三峡工程用到的重型设备,你们能不能保证,组织上心里要有个底,这个会由你召集,我列席旁听。”

    这可是世纪工程,更是能关系到我国开发发展的速度,也是开放成果的底线,如果到时候所有奋战的第一线的重型设备全是由自己提供的话,那所体现的意义绝对不一般。

    江华深吸一口气:“还有一年的时间,现在我不能给出任何肯定性的答复,但是这一年时间,我敢保证所有重工人都会拼劲全力,坚决不给祖国丢脸。”

    “要的就是你这股精气神,好好干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