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高大的秦良玉,手无寸刃,在暗夜里却仍透出神衹般的威严气势。

    “前阵行军习惯了,此来也是席地而卧,听到马蹄声和脚步声,就出府看看。阿珠姑娘,可要移步府中叙话?”

    郑海珠道:“好,但这两位官爷,不可离我。”

    马祥麟亦掩饰着内心五味杂陈的澎湃,冷冷吩咐马彪:“将马匹都拴了,其他兄弟归位,你随我进府。”

    几人进入宅中,马祥麟沉声喝退了带着睡意过来询问的管家,径直来到内厅书房中。

    马彪和两个锦衣卫,止步于门槛外。

    郑海珠掩门之际,听到秦良玉已然变得口吻柔和的话语:“祥麟,川黔告急,原本,就算凤仪生了,我只怕也赶不过来,国之守将与儿女们的慈母不可得兼。未曾想,手下孩子们争气,这么快就平定了那杨应龙旧部的叛乱。我今日进宅,凤仪就说,她肚子一抽一抽地隐痛。想来应是胞宫开始收缩,但少顷又平复如初,不到亥时就犯困睡了。娘当初生你长姐时,也是这般。”

    母亲的生硬的絮叨,完全不符她的脾气。马祥麟心一软,强挤出几分笑容,对母亲应了一声,垂头解开身上的风袍。

    借着屋中灯烛,郑海珠看到,他腰上还挂着一对武器,牛皮握柄,前端是槊头般的利刃,闪着寒光。

    甲衣也是齐全的,直如刚从战场下来似的。

    秦良玉又对郑海珠道:“郑姑娘,凤仪与我说,祥麟去山海关后,你常来看她,宽慰于她。她毕竟是头胎,再是虎里虎气的丫头也难免有点怕。祥麟,我们要好好谢谢郑姑娘。”

    马祥麟终于抬头,望了一眼郑海珠,倏地移开目光,缓缓道:“郑夫人,今夜带锦衣卫来,有何急事?”

    郑海珠锁紧了眉头,闭目深叹,终究须臾后就开口直言:“秦将军,祥麟,马宣抚是邱乘云那个阉官陷害的,但不是他杀的。杀马宣抚的,是靖难之役后流落海外的建文帝后人,如今就在京中。”

    “啪……”

    桌上灯花一炸,更衬出屋中母子霎那失语的异样安静。

    继而,秦良玉后退,跌坐于椅子上,愣楞地看着郑海珠:“郑姑娘,这是,朝廷终于查到了吗?”

    马祥麟的气息,则陡然急促起来,面颊也在烛光中,现出郑海珠从未见过的狰狞。

    他几步就逼近过来,郑海珠甚至能感到他铠甲上尚未散尽的寒夜霜冷之气。

    “阿珠,你说是谁?”声如低鸣的野兽。

    “建文帝后人。”

    “不可能。”

    郑海珠多么希望自己的猜测是空穴来风,但她今夜最怕听到的这三个字,还是从马祥麟嘴里说了出来。

    乍闻关于马宣抚之死疑团的新答案,他与他母亲的反应,如此不同!

    “祥麟,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建文血脉,但马宣抚,确实是他们害死的。他们很早就开始潜回大明,马伯伯蒙冤下狱时,成了他们招徕的目标,但朝廷突然下了赦令,他们就把马伯伯灭口了。他们在诏狱里的暗桩,已经招了,你若不信,明日,不,是今日,我们去……”

    “住口!不要说了!”

    马祥麟一拳砸在案几上,随即折身,“咣”地打开屋门,冲到院中。

    在寅末时分若有若无的晨曦微光里,绝望的年轻将军,像一片狂风卷起的枯叶般,打着转,最终踉跄地扶住墙角的枇杷树,喘了没几息,又开始一拳拳地砸向树干。

    郑海珠快步奔过来。

    这位挚友即使在骤临的疯癫状态中,仍没有撕心裂肺地咆哮。

    但他悲戚以极的低语,比他已经流血的左拳还要令人心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